北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辖县级市

北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师部所在地,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在自治区和兵团领导下,履行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总面积911平方千米,下辖3街道、4镇。

2019年末,北屯市总人口74196人。1

北屯市由兵团原政委张仲瀚亲自选点布局并命名,寓意为兵团屯垦最北之地。距离乌鲁木齐市约580千米,距离阿勒泰机场约60千米,交通运输以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为主线,国省道为辅助的运输框架。216国道、318省道、319省道在此交汇,国省干道直通塔克什肯口岸、红山嘴口岸、喀纳斯口岸、阿黑土别克口岸和吉木乃口岸等五个边境口岸。

2020年,北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14亿元,同比下降5.2%。2

中文名

北屯

外文名

Beitun

别名

多勒布尔津

行政区划代码

659005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位置

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部

面积

911

k㎡

历史沿革

汉朝为西域都护府辖地,曾是一片苇湖荒滩,没有称谓,无人定居,继塞种人之后有匈奴,鲜卑游牧于此。

唐朝为北庭都护府辖地,先后为柔然、突厥游牧地。

宋朝为蒙古游牧地,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辖境。

元朝为岭北行省辖境。

明朝为瓦刺汗国辖境,蒙克帖木儿的封地。明代,这里才因地平如毡,被游牧于此的蒙古人称作“多尔布尔津”。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治下的科布多赞大臣管辖,阿尔泰乌梁海七旗封地的阿尔泰乌梁海左翼旗和左翼后旗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交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管辖,同治八年(1869年),布伦托海办事大臣被裁撒,仍归科布多赞大臣管理。同治十年(1871年)塔尔巴哈台带兵大喇嘛棍噶扎拉参借地安置其部众及塔尔巴哈台来的难民,在现阿勒泰市解放北路市三中附近修建千佛寺,后称承化寺,自此为其借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设阿尔泰办事大臣管理阿尔泰地区,治所在承化寺。

民国元年(1912年),改阿尔泰办事大臣为阿尔泰办事长官,直隶北京中央政府管辖。治所仍在承化寺,是其辖境。民国二年(1913年)始设承化寺县佐,属阿尔泰办事长官公署领导。民国八年(1919年),撤阿尔泰办事长官公署,改置阿山道,划归新疆省管辖,治所仍在承化寺。

北屯

1949年9月,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兼新疆保安司令包尔汉率新疆军政人员,分别于25日、26日通电起义,新疆实现和平解放。1949年12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独立团先遣营在副团长王金玉率领下,冒着风雪严寒,日夜兼程挺进承化(今阿勒泰),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阿山之巅。1949年12月20日,新疆国民党起义部队骑兵第一师师直及所属骑六旅、骑七旅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辖骑19团、骑20团、骑21团。师长韩有文,政委于春山。师部驻奇台。

1950年2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独立团在团长肖飞、政委杨烈光率领下,从迪化(今乌鲁木齐)出发,3月3日进驻承化(今阿勒泰)并成立承化军分区,至10月更名为阿山军分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阿山专区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并建立了承化县人民政府,北屯之地隶属之。1950年5月24日,新疆军区军政干校挖金大队大队长麦宗禹奉王震之命,率300余人乘汽车从迪化(今乌鲁木齐)出发,6月1日抵达承化(今阿勒泰)。挖金大队隶属独立团领导。

1951年8月,为执行毛主席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的指示,骑七师先头部队(师部特务连一个排和师直工厂、管训队、骑19团一部)在副师长韩荣福带领下从奇台乘汽车穿越准噶尔盆地东部,昼夜兼行到达承化(今阿勒泰),休整后徒步进驻巴里巴盖,开始大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到当年冬天,开挖北干大渠17千米,为来年春耕生产做好了准备。

1952年2月,二军五师独立团划归骑七师建制,改番号为二十团。3月初,骑七师十九团后续部队及特务连、宣传队、文工队、教导队等师直单位在师政委于春山率领下从奇台出发,经北塔山、将军戈壁抵达承化县(今阿勒泰)巴里巴盖,成立开荒造田春播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东庄子。4月11日,开发建设阿山垦区的战斗正式打响。随后部队又陆续进驻切木尔切克、富蕴县可可托海及喀拉通克、青河县等地维护治安,开展生产运动。1952年5月13日,谢尔德曼、胡尔曼残匪在富蕴县沙尔布拉克伏击骑七师十九团由奇台到承化县(今阿勒泰)送军马的小分队,劫走军马112匹,并将被俘40余名战士全部杀害。惊闻此讯,骑七师奉命立即抽调19团、20团、21团共381名指战员组成14个战斗连开赴富蕴、青河进行清剿。谢尔德曼是乌斯满的长子,1951年2月19日,乌斯满在甘肃青海交界处被解放军活捉后,谢尔德曼逃窜至北塔山,与乌斯满另一部残匪胡尔曼勾结,在富蕴、青河一带祸害百姓。清剿战斗持续到1952年9月30日匪徒全部投降结束。此战共有32名指战员英勇牺牲,其中,骑七师20团副团长王金玉1952年6月28日在阿尔泰山区西岔河指挥战斗时不幸牺牲,年仅35岁。

1953年3月下旬,部队整编结束,原骑七师20团、21团编为专区公安大队和建筑工程单位,19团全部及骑七师师直部分、20团部分及军区挖金大队全部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28团”。团长邬佳才、政委邹兴仁、参谋长麦宗禹、政治处主任胡恒诚。同月,骑七师一部与军区后勤部运输处绥来农场和乌苏生产建设大队整编成一个生产师,同年6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十师”,师部驻绥来(今玛纳斯)小李庄,辖28团(28团因远离农十师师部,党政工作由阿山军分区代管)、30团和劳改支队。师长林海清、副政委刘炳正。1953年11月2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改承化县为阿泰县。北屯之地隶属之。

1954年2月1日,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改阿泰县为阿勒泰县,北屯之地隶属之。1954年10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下辖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等单位,总人口17.5万人。农十师隶属兵团建制。兵团机关驻乌鲁木齐。兵团党委第一书记兼政委王恩茂,第二书记、副政委张仲瀚,司令员陶峙岳。

1955年1月,兵团撤销农十师建制,28团归兵团直接领导,下辖一营、二营、三营、牧场和基建大队5个营级单位。

1958年8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持工作的副政委、镇边将军张仲瀚为即将恢复重建的十师师部选址定点,因“多勒布尔津”成为中国最北的屯垦戍边重地而命名“北屯”。1958年9月,28团奉命抽调战斗连队配合阿勒泰军分区进驻富蕴县围剿土匪加米西提叛乱,至1959年1月叛匪缴械投降结束。

1959年1月,兵团恢复农十师番号、建制和领导机构,辖28团、29团、31团、32团、33团、34团、35团、和什托洛盖煤矿和农十师福海渔场。同年11月1日,农十师机关从巴里巴盖搬迁到北屯。1959年5月,十师抽调基建人员从巴里巴盖前往北屯,拉开北屯建设序幕。1959年11月1日,农十师师部正式迁址北屯。

1960年7月,34团建制撤销,并入29团。同年8月在师基建队基础上组建工程团。1962年1月,撤销31团、32团建制,与师工矿办公室合并成立工矿处,对外称农十师云母矿,为中央和兵团双重领导企业。

1962年4月,“伊塔事件”发生。5月,农十师奉命抽调值班民兵连分别进驻哈巴河县的克孜勒乌英克地区、吉木乃县的吉木乃地区和青河县执行代耕、代牧、代管的“三代”任务,维护边境地区社会和政治稳定。同年8月,自治区党委批准建立边境农场,农十师先后建立了吉木乃农场、哈巴河农场和青河农场,形成边境农场隔离带。

1965年1月,十师工矿处及所属5个云母采区,28团、29团所属两个采矿队和十师云母厂移交兵团非金属公司。6月,师直农场、工程团所属农业连队、工一师五团北屯农场、师机运处机耕队合并成立十师北屯三场。

1966年,北屯标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版地图。同年4月,兵团批准成立十师北屯二场。

1969年7月,依兵团统编部队番号序列命令,十师28团改为181团、29团改为182团、33团改为183团、35团改为184团、哈巴河农场改为185团、吉木乃农场改为186团、北屯二场改为187团、北屯三场改为188团、福海渔场改为十师渔场、和什托洛盖煤矿改为十师煤矿、东方红毛纺厂改为北屯毛纺厂、青河农场改为青河独立营、汽车队改为汽车营,工程团番号不变。

1970年2月,兵团党委批复将师工程团更名为189团,改成农业团,迁驻布尔津卡赫地区开荒生产。因条件所限,年底人员撤回。

1971年1月,北屯镇革命委员会成立,为北屯镇建制之始。

1974年,改北屯镇革命委员会为北屯镇人民政府,隶属阿勒泰县。

1975年3月,中央11号文件规定,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主管全疆国营农牧场的业务工作。5月,撤销十师建制,成立阿勒泰地区农垦局,原十师所属团场均划入该局领导。

1976年12月,阿勒泰地委行文,改变原十师部分团场隶属关系,将185团改为国营哈巴河农场,归哈巴河县领导;186团改为国营吉木乃农场,归吉木乃县领导;182团改为国营福海县第二农场,和渔场归福海县领导;182团扎河坝煤矿归富蕴县领导;青河独立营改为青河国营农场,归青河县领导。181团、183团、187团、188团为地区直属农场。

1978年3月,落实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精神,下放到县管理的182团、十师渔场、184团、185团、186团、青河独立营陆续收归农垦局管辖。12月,十师煤矿划归农垦局领导,改名为阿勒泰地区农垦局和什托洛盖煤矿。

1981年12月3日,中发45号文件《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

1982年2月,兵团恢复。4月1日,十师恢复原建制,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原移交给阿勒泰地区管理的农牧团场、企事业单位陆续收回,师部驻北屯,政委郝兆良、师长庞德润。

1983年,自治区建材局所属的新疆云母一矿、二矿、三矿、四矿及云母三厂(统称“四矿一厂”)移交十师管理。

1984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勒泰县,设置阿勒泰市,北屯镇隶属之。

北屯

1997年12月,十师党委根据兵团文件,恢复189团和成立190团。原十师工程团番号撤销,在其基础上恢复和组建189团,总规划面积17.6万亩。原有工程建筑公司继续保留,对内为189团下属建筑公司,对外称新疆北屯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在原农十师渔场(副团级)的基础上组建190团,总规划面积17.8万亩。

1998年5月、2002年10月、2010年7月7日,十师三次向兵团上报《关于设立北屯市的请示》,建议采用师市合一的方式设立北屯市。

2011年12月20日,国务院(国函〔2011〕161号)批复同意设立县级北屯市。北屯市人民政府驻北屯镇团结路300号。北屯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管理方式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2011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屯市挂牌仪式在十师北屯市举行。

2012年12月24日,经中央编办批准,兵团将13个农业师名称更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师北屯市”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4年5月,北屯市党委对师机关和农牧团场实施机构改革。农牧团场改革是组建中心团场,将189团、190团组合到188团,188团为中心团场,189团、190团为进入中心团场的团场。将187团、青河农场组合到183团,183团为中心团场,187团、青河农场为进入中心团场的团场。

2006年2月,北屯市党委启动新一轮农牧团场改革,将中心团场重新确定183团、187团和188团。青河农场并入183团,189团并入187团,190团并入188团。改革结束后,北屯市所属农牧团场由10个调整为8个,即181团、182团、183团、184团、185团、186团、187团、188团。

2011年,以183团、187团、188团三个团场已确权土地作为北屯市市域行政区域范围,合计910.5平方千米。

2019年9月16日,北屯市双渠镇(183团)、丰庆镇(187团)、海川镇(188团)揭牌成立。

区划详情

截止2020年,北屯市辖天骄街道、龙疆街道、军垦街道、北屯镇、183团双渠镇、187团丰庆镇、188团海川镇。市人民政府驻北屯镇团结路30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屯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处东经85°31′40″—91°00′00″,北纬46°02′30″—48°56′04″。所辖单位全部在边境内,其中185团、186团、青河农场以及181团夏牧场地处边境第一线,固守着250多千米的边境线。西与哈萨克斯坦相邻,北与俄罗斯、东与蒙古国接壤。所属单位分布东西长430千米,南北宽330千米,总面积9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北屯市可分为山地,平原两种。由北向南依次为阿尔泰山山区、山前冲积倾斜平原、山前洪积—冲积平原、现代冲积平原、两河(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古冲积平原、干三角洲等平原。阿尔泰山分为高山、亚高山、中山、低中山4个地貌带,第十师云母诸矿和181团夏季牧场分布于山地中。平原区分为5种地质类型: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主要分布于181团团部台坎以北;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多平缓过渡,水位高,181团一营、二营,185团,186团分布于此;现代冲积平原,多为河谷内高河床及低河阶地;两河(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古冲积平原,181团团部、182团、183团、187团、188团分布于此;干三角洲为古河道改道,断流于河流尾闾形成,地下水位低,184团处于此。垦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面坡降为1/500—1/700,海拔高度为420—700米。山区、平原形成各自独特的植被群落和动物物种。

北屯

气候

北屯市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春旱多风,冬长夏短,无霜期平均在120天左右,最短时只有74天,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9℃,年平均气温3.6—3.9℃,年降水量87毫米—188.6毫米,蒸发量为1900毫米—2300毫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北屯市水资源丰富,地表水水源有河流、湖泊和自然坑塘,属新疆水资源丰实的地区之一。垦区有额尔齐斯河、克朗河、克木齐河、别列孜克河、阿拉克别克河、乌伦古河、乌勒昆乌拉斯图河等7条主要引水河。地表水年径流量123亿立方米。分属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萨吾尔山区3大水系。额尔齐斯河水系属北冰洋水系,全长4248千米,在中国境内546千米,流域面积5.7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多达111亿立方米。其他水系属内陆水系。垦区人工引蓄的水域有104个,总蓄水面达0.97万公顷。建有中型、小型水库共16座,设计总库容2.427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11亿立方米。拥有可养殖水面18.9万亩,鱼类品种达30余种之多,其中白斑狗鱼、河鲈、江鳕、东方欧扁等为中国珍稀冷水鱼种。3

生物资源

北屯市野生动植物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尤以耐旱植物和珍贵动物为多,山地、荒漠和农区的不同地貌,形成多种植被群落。主要植被有:地白蒿、芨芨草、猪毛菜、甘草、芦苇、苦豆子、梭梭柴、胡杨、白桦、沙拐枣等。额尔齐斯河流域素有“杨树基因库”之称。野生动物有狐狸、狼、熊、河狸、猞狸、紫貂、水獭、雪鸡、羚羊、鹿等。主要中药有鹿茸、党参、黄芪、贝母、雪莲、阿魏、甘草、麻黄、五灵脂等。

矿产资源

北屯市主要矿种有云母、煤炭、膨润土、石灰石、石英沙、石膏、陶土、沙金、铁、锞、水晶石、珍珠岩等。阿尔泰山矿种齐全,储量丰富,是新疆黄金、有色金属开发的重点地区;境内已发现矿藏11大类86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等3个矿储量居中国首位,黄金、铜、镍等9种矿储量居新疆首位,还有远景储量在50亿吨的中国最大的优质膨润土资源。

人口

2019年末,北屯市总人口74196人,同比增长4.9%,占师市总人口66.8%,人口出生率5.1‰,人口死亡率2.8‰。

北屯市为多民族聚居地,以汉族人口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有回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藏族、满族、哈萨克族、土家族、维吾尔族、撒拉族、蒙古族、锡伯族、苗族、彝族、俄罗斯族、布依族、瑶族等25个民族成分。

政治

市委书记:王胜平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芳

经济

综述

2020年,北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14亿元,同比下降5.2%(增速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7亿元,同比下降5.4%;第二产业增加值21.98亿元,同比下降4.8%,其中:工业增加值11.65亿元,同比下降15.8%;建筑业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32.69亿万元,同比下降5.4%。分季度看,地区生产总值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同比下降11.6%、9.3%、3.9%、5.2%。三次产业结构为25:30:45,预计人均生产总值70334元,同比增长2.2%。

2020年,北屯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施工项目119个,完成投资307837万元,比上年增加51815万元,同比增长20.2%。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7177万元,比上年增加54539万元,同比增长21.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20543万元,同比增长205.4%,占总投资的6.7%;第二产业32326万元,同比下降6.1%,占总投资的10.5%,其中:工业32326万元,同比下降6.1%,占总投资的10.5%;第三产业254308万元,同比增长19.8%,占总投资的82.8%。按资金来源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215294万元,同比增长28%;民间投资91883万元,同比增长8.7%。按行业划分为:农林牧渔业投资20543万元,同比增长250.4%;工业投资32326万元,同比下降6.1%;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116577万元,同比增长5.8%,房地产业投资77092万元,同比增长1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5627万元,同比增长33.1%;其他投资25012万元,同比下降38.9%。

2020年,北屯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76元,比上年增加587元,同比增长1.6%;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25元,比上年增加1865元,同比增长6.3%。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03元,同比下降11.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69元,同比下降3.3%;连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78元,同比下降22.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4%,比全国水平高4.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4.1%,连队为34.7%。

第一产业

2020年,北屯市完成农业总产值480584万元,同比下降4.5%(增速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下同),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88044万元,同比下降6.4%;林业总产值5435万元,同比下降7.3%;牧业总产值108265万元,同比下降6.1%;渔业总产值35613万元,同比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3227万元,同比增长6.3%。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例为60:1:23:7:9。

2020年,北屯市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99.54万亩,同比增长3.9%。粮食面积8.96万亩,比上年增加0.52万亩,同比增长6.2%,其中:小麦面积2.02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同比增长225.8%;油料面积38.78万亩,比上年增加0.89万亩,同比增长2.3%;棉花面积7.09万亩,比上年减少1.93万亩,同比下降21.4%;打瓜面积5.49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经草面积分别为8.96万亩、87.74万亩、2.84万亩,粮经草结构为9:88:3。

2020年,北屯市完成造林面积5671亩。水果总产量8731吨,同比下降15.4%。

截至2020年底,北屯市牲畜存栏30.22万头(只),同比下降9.8%。年内牲畜出栏43.76万头(只),同比下降13.2%。

2020年,北屯市水产品总产量12563吨,比上年增加558吨,同比增长4.6%。

北屯

第二产业

2020年,北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7438万元,同比下降19.9%,其中:轻工业产值97940万元,同比下降12.1%;重工业产值29498万元,同比下降38.1%,轻重工业结构为77: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销率92.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2.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6%,私营企业工业产值同比下降31.4%。

2020年,北屯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7313万元,同比增长18.2%,竣工产值67657万元,同比下降8.3%;房屋施工面积1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4%;房屋竣工面积25.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5%。

第三产业

2020年,北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187万元,同比下降22.3%,其中:商品零售额228685万元,同比下降20.9%;餐饮收入102501万元,同比下降25.3%。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5万元,同比下降36.3%,其中:限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105.6万元,同比下降28.2%,限上餐饮收入188.9万元,同比下降89%。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591629万元,同比下降16.6%,其中:批发额1362944万元,同比下降15.9%。

2020年,北屯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63784万元,同比增长85.1%。商品房销售面积24367平方米,同比增长73.3%。商品房销售额8977万元,同比增长108.6%。商品房待售面积110071平方米,同比增长145.7%。全年招商引资项目57个,形成实物量14.12亿元。全年到位援疆资金10733万元,共实施援疆项目11个,当年完成投资10733万元,其中:教育项目210万元,产业发展项目6238万元,改善基本生活条件3430万元,干部人才培养培训385万元,交往交流交融15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82万人次,同比下降43%。实现旅游总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71.5%。

2020年,北屯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54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64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50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398万元。地方财政支出49271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845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687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387万元。

截至2020年底,北屯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8819万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单位存款638812万元,同比增长20.6%;各项贷款余额801794万元,同比增长2.4%。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截至2020年底,北屯市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全年各级科技部门共获得财政拨款总额435万元,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经费50万元;兵团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经费132万元;师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经费239万元。全年本级科普经费14万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底,北屯市在校学生13601人,其中:小学7018人、初中3356人、高中2321人,职校906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本科以上学历占中学专任教师比例的100%。参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考生848人,高考上线率100%,重点率41.04%,本科率82.31%。参加中考考生1023人,录取839人,其中:普通高中730人,中职学校109人。普通高中录取率71.4%,高中阶段升学率82%。全年对干部人才队伍培训注入资金167.87万元,培训师市干部人才1522人次。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底,北屯市有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1个,连队综合活动室65个,全年开展各类活动59场次,受益人数2.5万余人次。现有卫星电视收转系统13个,电视台(站)10个,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9%;数字有线电视用户4855户,网络总长度1850千米。现有调频广播台(站)13座,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100%。争取国家文化广播电视项目(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12.67万元。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底,北屯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在岗人员1348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34人。全师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040张,其中:师市医院实际开放床位412张,病床使用率为56.84%,总诊疗44.56万人次,入院治疗1.56万人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师市党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12个工作专班,组建了由师、团、连(社区)685人组成的疫情研判、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环境消杀、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六支队伍”。设立128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全年完成核酸检测77.58万余人次。改造后备定点医院1个、设置预检分诊点12个、发热门诊10个。

体育事业

2020年,北屯市承办了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少年体育冬令营活动,获得青少年五人制雪地足球比赛初中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季军和青少年雪地障碍跑比赛第七名。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打造冰上运动品牌,举办师市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速度滑冰比赛,2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参加2020年兵团第八届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摘得全部单项和全能金牌13枚、银牌16枚、铜牌14枚。选派教练员、运动员17人代表兵团参加全国中小学生速度滑冰锦标赛,获得初中男女混合接力赛第四名、小学男女混合接力赛第五名,500米比赛2个第七名、1个第八名,1000米比赛1个第六名、2个第七名、1个第八名,1500米比赛1个第七名、1个第八名。

社会保障

2020年,北屯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83万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2.5万人,个体参保0.8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0.44万人;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0.2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7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2.4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8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5万人。

2020年,北屯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1233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82.81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师市现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7个,床位120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85张。发放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与护理补贴803人次、6.41万元,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86人次、7.49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贴161人次、14.85万元。对全师1459户困难户实施临时救助,全年发放金额395.92万元,其中春节慰问救助917户,救助金额222.686万元。对2374人次实施医疗救助,救助资金292.98万元。全年一次性为低保人群中的重残人员、三无人员、儿童和学生、老年人共734人发放门诊费36.7万元。救助特困供养人员79人,发放资金102.77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7168人次、205.86万元。

2020年,北屯市先后遭受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累计356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49.5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90.8万元。分配冬春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113万元。

交通运输

北屯市毗邻多个对外通商口岸,发展对外贸易条件优越。垦区口岸邻近吉木乃、塔克什肯、红山嘴、阿黑吐拜克等4个国家一、二类通商口岸,现有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边贸权的企业7家,享有一般贸易经营权的企业一家。216国道、318省道、319省道在此交汇,区位优势,交通运输便利,距乌鲁木齐市约580千米,距阿勒泰机场约60千米,交通运输以航空、铁路、高等级公路为主线,国省道为辅助的运输框架,国省干道直通塔克什肯口岸、红山嘴口岸、喀纳斯口岸、阿黑土别克口岸和吉木乃口岸等五个边境口岸。

2011年6月,奎北铁路北屯市站客货运正式开通。

2013年,奎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4

2020年年,北屯市完成货运量475万吨,同比下降19.7%;货物周转量12亿吨千米,同比下降18.9%;客运量1530万人,同比下降26.7%;旅客周转量3.5亿人千米,同比下降27.1%。年末公路总里程3159千米,其中,一级公路80千米,二级公路272千米,三级公路266千米,四级公路1140千米,等外公路1401千米。

历史文化

据《通俗新疆史》记载,在古人类出现后,额河流域这片神奇的土地便开始美丽富饶起来。额河流域的岩画图腾和石雕记录证实,这里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北屯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在亚欧大陆这个世界最大的大陆板块中,它还是连接亚欧的重要通道,是中西文明的交汇点。

风景名胜

北屯与具有瑞士风光的喀纳斯湖风景区相毗邻,垦区内有以“成吉思汗点将台”冠名的顶山植物园,有南湖、布伦托海风情园、白沙湖、鸣沙山、红叶林、额尔齐斯河河谷林等多处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独具特色,有一八五团抗洪守边纪念碑、边防瞭望塔、西北边境第一连、国门、界碑、口岸、一八一团屯垦戍边纪念馆等。

截至2020年底,北屯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8个,其中:5A级景区1个、星级农家乐36家、星级宾馆6家,全国景观特色旅游名镇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兵团景观特色旅游名镇3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

名优特产

国画石

火烧熔岩

熟泥石

戈壁玉饰品

额河玉

欧李(钙果)

伽师瓜

沙棘果

沙枣

葵花蜜

蜂花粉

黑蘑菇

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

北屯

2018年4月,获“2018畅游中国100城”称号。

2019年12月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2020年10月20日,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县)5。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6

参考资料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北屯市人民政府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十师北屯市

3.新疆北屯市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

4.新疆北屯市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

5.名单来了!命名411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表彰59个模范单位和100名模范个人·中国军网

6.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历史沿革
04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05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06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07
人口
08
政治
09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体育事业
社会保障
11
交通运输
12
历史文化
13
风景名胜
14
名优特产
15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