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天宁区位于常州市中部,因天宁寺座落其间而得名,东连戚墅堰区,西接钟楼区,南邻武进区,北靠新北区,京杭运河、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全区总面积67.38平方公里,辖4个乡、8个街道、40个村、8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万。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41亿元,财政收入5.23亿元。

天宁区
天宁区人杰地灵,名胜荟萃。有“东南第一丛林”的千年古刹—天宁禅寺;有象征文风蔚然、开甲第之先的文笔塔;有“红梅一树灿如霞”的“仙学源流”——红梅阁;有苏轼晚年归隐终老常州的藤花旧馆;有清康熙、乾隆两帝多次御笔题词赋诗的舣舟亭,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驻足留连。
天宁区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较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98家,并拥有老三、兰电、东恒、长帆等一批企业集团和丰溢照明、银燕闪光灯、森源真空断路器等一批行业“单打冠军”,纺织业纺、织、染配套成龙,农用机械、输变电设备、汽摩配件等制造业较为发达,初步形成了以纺织业为支撑、机械、机电行业相互配套、工业门类众多的现代工业体系。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拥有东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两处省级开发区,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产品有25%销往国外,外资投入占全区技改总量的40%。
建设沿革
建国前,天宁区属武进县名山镇、龙城镇及青山镇。
建国后属武进县名山、龙城2镇。
1949年废镇设第一区,1952年建东区,1956改称天宁区,1960年更名东风区,1980年复称天宁区。
1987年1月,原广化区撤销,机关工作人员一半及其下辖古村、清凉、兰陵三个街道划归天宁区领导和管理。 [6]
1996年,天宁区辖8个街道,面积18.7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区政府驻新丰街街道。

红梅公园
2002年4月,原常州市郊区的茶山、雕庄、红梅、青龙4个乡划归天宁区管辖,原郊区和天宁区两个区级行政机关实施合并。2002年底,天宁区辖8个街道、4个乡:新丰街街道、水门桥街道、北环路街道、兰陵街道、古村街道、局前街街道、清凉街道、朝阳桥街道、茶山乡、雕庄乡、红梅乡、青龙乡。
2003年10月,撤销雕庄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雕庄街道;撤销青龙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青龙街道;撤销茶山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茶山街道;撤销红梅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红梅街道。调整后的天宁区辖新丰街、局前街、雕庄、青龙、茶山、红梅、北环路、朝阳桥、清凉、兰陵等10个街道。
2006年,撤销新丰街、局前街街道,将其与红梅街道部分、朝阳街道部分合并设立天宁街道;撤销北环路街道,将其与红梅街道部分、新丰街街道部分和青龙街道部分合并设立红梅街道;红梅街道沪宁铁路以北、五角场北路东侧区域划归青龙街道; 撤销朝阳、清凉街道,将其与茶山街道部分合并设立茶山街道;将兰陵街道与原茶山街道部分、原清凉街道部分合并设立兰陵街道;将红梅街道办事处运河以南、采菱河以东区域划归雕庄街道。调整后,天宁区辖6个街道。
2009年末,天宁区总面积65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雕庄街道、青龙街道、茶山街道、红梅街道、天宁街道、兰陵街道。
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文件中称“将原武进区的郑陆镇划归常州市天宁区管辖”。2

天宁区
行政区划
天宁区面积154平方公里 [27] ,辖1个省级开发区(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1个乡镇(郑陆镇)、6个街道(雕庄街道、青龙街道、茶山街道、红梅街道、天宁街道、兰陵街道),常住人口约64万。

天宁区地图
街道/镇/开发区 | 直辖(居委会、村委会等) |
雕庄街道 | 中村村、采菱村、优胜村、雕庄村、朝阳村、清溪村、团结村 |
青龙街道 | 常青村、三里村、亚新村、高士村、紫云村、华严村、桐家村、青龙村、洋头村、北塘村、福成村、勤丰村、青锋村、勤业村、新丰村、东风村 |
茶山街道 | 常春村、群力村、富强村、丽华村、勤丰村、红梅村;朝阳新村第一社区、朝阳新村第二社区、丽华一村社区、丽华二村社区、丽华三村社区、丽华南村社区、同济桥社区、清凉新村第一社区、清凉新村第二社区、清凉新村第三社区、人民家园社区、清凉东村社区、富强新村社区 |
红梅街道 | 胜利村、红菱村、光明村、卫星村、竹林村、林园村;红梅假日花苑社区、建材社区、锦绣花园社区、润德半岛社区、锦绣东苑社区、红菱南村社区、故园路社区、翠竹北区社区、翠竹南区第一社区、翠竹南区第二社区、北环新村社区、新堂社区、北环南村社区、红梅新村社区、红梅东村社区、红梅西村社区、虹景社区、永宁路社区、火车站社区 |
自然地理
天宁区东连武进区,西接钟楼区,南邻武进区,北靠新北区,京杭运河、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
距常州奔牛机场15公里,距无锡机场39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

天宁区手机地图
天宁水文
在天宁区,京杭运河穿境而过。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水道最长的水利工程。又称大运河。北起中国北京市,南抵浙江省杭州市,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天宁区运河
开凿历史:京杭运河的开凿经历了3个大阶段:①公元前5世纪,由吴国开凿的邗沟,从今扬州附近的邗沟引长江水向北流,经高邮、宝应、淮安入淮河,沟通了长江和淮河。②7世纪初,隋朝定都洛阳,605年开通济渠,把洛水东引入黄河,再从黄河引水至今河南荥阳北,经郑州、开封折向东南直到江苏清江(淮阴)与邗沟相通,长约1000多千米。后又于608年凿永济渠,从洛阳向东北,经武陟、新乡、汲县到山东临清,北上到天津、河北涿郡,全长约1000千米。610年,又从江苏镇江经丹阳直达浙江杭州,开凿了一条长约400千米的江南运河。至此,从北京绕洛阳南达杭州的京杭运河全部开挖完成,全程长2700多千米。③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明、清两代在维持元代运河的基础上,进行了疏浚、黄运分离、湖漕分离等工程。

天宁区
运河分段:京杭运河是不同时期利用许多天然河道、湖泊分段开挖连接而成的,全程共分7段,从北到南依次为:①通惠河(北京—通县)。由温榆河、白浮泉、昆明湖和白河挖接而成,长220千米。②北运河(通县—天津)。利用潮白河下游开挖而成,长186千米。③南运河(天津—临清)。利用卫河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约400千米。④鲁运河(临清—台儿庄)。利用汶水和泗水的水源,沿途经南阳、独山、昭阳、微山湖等水面,长约480千米。⑤中运河(台儿庄—淮阴)。利用泗水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186千米。⑥里运河(淮阴—扬州),长190千米。⑦江南运河(镇江—杭州)长330千米。
综合效益:京杭运河是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在过去不同历史阶段中,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19世纪起,由于南北海运的兴起,以及后来津浦铁路的通车,其作用逐渐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运河的许多河段进行了疏浚、加深或裁弯取直,并建立了不少新式船闸,还妥善解决了水源等工程问题。改造后,北起山东境内的梁济运河,南止浙江境内的江南运河,全线约980千米均能通航,同时借用运河,发挥了灌溉、排洪、排涝、发电及旅游等多方面的效益。正在兴建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确定利用运河为输水路线,引长江水由运河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以缓解该地区缺水问题。
天宁气候
天宁区位于常州市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15.6℃,被誉为“鱼米之乡”,面积154平方公里。
人口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天宁区常住人口为668906人,占常州市的12.67%。
天宁区全区常住人口668906人,户籍总人口373781人。全区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76898人,占比20.57%,按国际人口老龄化评价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天宁区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天宁区60岁以下人口29万余人,全区76898名60岁以上老人中,70-79周岁年龄段22829人,80-99周岁年龄段11002人,百岁以上31人,总占比44.03%,老龄人口"高龄化、群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根据"十一五"五年的人口和老年人统计数据分析,全区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已达3.2%。天宁区人口结构中老龄家庭空巢化日趋严重。
经济建设
2020年,天宁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8.1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43亿元,三次产比重为1:25.2:73.8。3
2017年,天宁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8亿元,亩均GDP33.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12元。位列全国百强区第86位,较2016年提升了7位。
2017年经济发展情况
——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亿元,增长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6亿元,增长4%;
——服务业投资完成315.3亿元,增长4%;
——工业投资完成80.7亿元,增长3.2%;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6%;
——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72.6亿元,增长7.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57亿元,增长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8.7亿元,增长11%;
——进出口总额完成195亿元,增长2.6%;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5亿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259元,增长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以上,其他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工业
辖区内工业主要支柱产业为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现代纺织服装业,拥有黑牡丹、亚玛顿、天晟新材料等一批上市公司,和记黄埔、大和房屋、空气化工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区投资落户。全区拥有纺织、机械、轻工、电子、塑料、建材、食品等8大行业30多个门类产品。其中以纺织服装和机械电子两大产业为支柱,全区拥有纺织企业100多家,其中无梭织机总量达4000余台。200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3亿元,其中纺织、机电行业各占56%和24%,纺织行业规模生产、工艺装备、配套能力保持常州领先位置,其总量占全市纺织行业的1/3以上。森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黑牡丹"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月夜"灯芯绒等三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制造业
服务业
2011年度基本单位名录库资料显示,天宁区服务业法人单位数达9061家,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76.4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50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33家,批发和零售业5883家,住宿和餐饮业177家,金融业70家,房地产业347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77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47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0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26家,教育149家,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71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3家,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28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5%,各行业占比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38%,批发和零售业38.18%,住宿和餐饮业5.51%,金融业10.34%,房地产业12.84%,营利性服务业6.48%,非营利性服务业18.26%。
全区目前共有服务业企业4000多家,各类市场67个,其中专业市场45个,个体工商户2万户。全区服务业初步形成了骨干流通企业为基础,物流业、大卖场为支撑,中心区、专业街为特色,餐饮业、房地产业为亮点的多业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5年全区完成商贸营销总额161亿元、市场成交额11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4%。在肯德基、必胜客、大润发、欧尚、大洋百货等世界著名品牌企业纷纷入驻天宁区的同时,红星家具、月星家具、大娘水饺、丽华快餐、福记大饭店等一批知名企业快速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高科技产业
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64家,申报高新技术产品108只,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2%。园区建设全面提速,亚玛顿光伏科技新增4条生产线,天晟新材二期、恒生科技园二期开工建设,中利科技航空导线项目主体完工,黑牡丹天宁科技园加快推进,五大园区完成投资13亿元。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增省级科技孵化器3家、"两站三中心"10家、专利授权470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争取科技扶持资金3000万元,创业服务中心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的"宽温区大容量镍氢电池"项目实现产业化。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业团队27个、创新人才3名,组建成立区科技创新服务战略联盟,举办企业总裁班等各类专题培训班15个。
产业结构持续调优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28.4:70.6。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实现服务业营业收入2503亿元。恒生科技园、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等一批载体建设为天宁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先进制造业优化提升,天宁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20亿元,增长5%。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分别实现产值488亿元,373亿元,121亿元,70亿元。武进不锈、亚玛顿等企业技改项目顺利实施。股改上市步伐加快,新增佑风微电子、钢劲型钢等9家股份公司;中油华东、雷利新能源等3家企业新三板挂牌。特色农业创新发展,郑陆镇被认定为太湖名猪小镇,“园外园”汤团和“二花脸”扣肉成功获评常州十大最受欢迎的农产品,“黄天荡清水蟹”、“焦溪翠冠梨”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工作全面启动,电商农业实现新突破,全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35亿元,同比增长29.6%。
有效投资持续发力
2017年预计完成投资20.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3.4%,新开工建设项目8个,实现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开工率双百的目标任务。其中常州瑞慈妇产医院、武进不锈输油焊管等74个新建项目顺利开工,预计全年完成投资78.7亿元;凯特工业机器人、金融商务区“秋广场”等26个续建项目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7.8亿元。项目招引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吾悦广场、车联天下物流等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8个,引进易格赛乐、高创塑业等超亿元内资项目16个。
改革创新活力显现
郑陆镇扩权强镇不断深化,便民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商事制度改革效果显著,累计核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8946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13141份。天宁区新增私营企业3009户,新增注册资本127.71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8162户,新增资金总额8.49亿元。财税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全面落实“营改增”政策,扩大减税效应,减轻企业负担。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动力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州四药、伊顿电力创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船用电缆等3家企业建成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创志机电等4家企业创成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8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4亿元,万人专利发明拥有量达19.8件。人才强区稳步推进,引进高层次人才202人,“龙城英才计划”项目25个(创业类)。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常州四药荣获省首届商标战略“金帆”奖,全年新增注册商标916件,新申报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
交通概况

天宁区
常州市天宁区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常州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运河港口码头、民航大厦等交通枢纽座落辖区,京沪铁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宁高速公路、长江水道常州港近在咫尺。
航空:距常州机场15公里,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80公里,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0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20公里。
铁路:京沪铁路常州站座落境内。
公路:距沪宁高速公路出入口2公里,312国道穿境而过。
水路:距常州港7公里。
天宁特产
乌塌菜

乌塌菜
常州传统特产—乌塌菜。由于它的菜片状如金钱,植株葱绿而富有生气,因而习惯上叫它“金钱菜”,以遂四季顺利,吉祥如意的心愿,旧时天宁寺主持素斋膳堂的当家人,当使人们三伏酷暑季节也能吃到这种“金钱菜”,他认真学习,使“金钱菜”成为他的拿手好菜。
马蹄酥

马蹄酥
清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常州后,民间出现一种形如马蹄的油酥饼,意在歌颂太平军的功绩。马蹄酥选用精白面粉、棉白糖、豆油等原料制作,延用传统烘炉烘制。色呈金黄,香甜酥松。已收入《中国名点菜谱》。
根雕

根雕
根艺是一门“奇“,“巧“结合的造型艺术,它在艺术创作是的美学原则既和姊妹艺术有共同这处,又有它独有的特点。它在艺术创作上着重有四项原则:一是寻奇觅美;二是巧借天然;三是突出意趣;四是讲究构图。这四要素是就根艺创作的最基本的设想。
旅游资源
常州市天宁区文化氛围浓厚,名胜古迹荟萃,旅游资源丰富。以天宁寺、文笔塔、红梅阁、东坡公园为主体,以古运河、风光带、中心广场、名人故居为依衬,形成了古建筑与古运河巧妙揉合、现代繁华与传统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的天宁人文历史景观。
天宁禅寺

天宁寺
天宁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627-655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寺院。天宁禅寺殿宇巍峨,金碧辉煌,素有“东南第一丛林”之誉。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日文寺、宁波天童寺合称”禅宗东南四大丛林”。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曾三次至寺拈香顶礼,并题写了”龙城象教”匾额和楹联。
天宁禅寺内的大雄宝殿雄伟高大,殿内原有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撰书的对联“敷坐默然,大千世界;过江到此,第一丛林”。大雄宝殿前廊两侧,有精美的五百罗汉砖刻画像。玉佛殿内有缅甸佛教界礼赠的玉佛十二尊。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三宝殿、罗汉堂、功德堂、玉佛楼学戒堂、达摩阁和放生池等。
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在京杭大运河畔,原名东郊公园,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人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十一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园内主要景点有仰苏阁、竹亭、御碑亭、东坡洗砚池、龙亭、御码头、广济桥、半月岛等。
舣舟亭地处常州市区东部,原名东郊公园,占地2.667公顷,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市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舣舟亭基址原名文成坝,传说常州历来人文荟萃,为保住常州才气不东流,因而在古运河上筑坝使河水绕个大弯东去。苏东坡曾十一次到过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实际上只有二次,一次是1073年,他从杭州途经常州去镇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东郊,并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一首。另一次是1101年他从海南归常后,住在顾塘桥头孙氏馆,病中一日,天气闷热,他为图“快风活水”,一洗病中滞涩之郁,半夜泛舟运河而东至此系舟。此时,夹岸观者为堵,全城轰动。
社会事业
教育卫生
天宁区组建了四个教育集团即: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博爱路小学教育集团、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天宁区深入推进“蓝天计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到90.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天宁区政府启动市图书馆天宁分馆建设,打造“幸福广场——广场文艺周周演”、全民健身节两大活动品牌,举办阵地、社区交流演出100场。
天宁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建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红梅街道凯旋城社区卫生服务站、青龙街道景秀世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天宁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达标率为100% 、设施设备达标率为100% 。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批、常州唯一的“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加10个社区助餐点,新批3家社会福利机构,新添床位250张,新建10所社区老年学校,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全面启动“六五”普法,有序推进“平安天宁”和“法治天宁”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多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社会保障
社保扩面累计新增13639人,其中净增4445人,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创业全面推进,天宁区新增就业19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102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29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局前街小学、丽华新村第三小学建成投用,东青幼儿园、雕庄德美幼儿园等8个项目稳步推进,实现三河口高中与省常中联合办学,局前街小学获评常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示范学校。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红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成全国健康促进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累计签约达23万人。养老服务改革持续推进,完成丽华老年公寓改造,新建秋彤护养中心,全年新增养老床位950张;完成6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城乡覆盖率分别达58%和43%。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社区管家”全面推广,社区“四务公开”工作试点开展。
城乡发展
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旧城改造全面开展,顺利完成顾家塘及周边地块、一中原址改扩建工程等16个征收项目和郑陆镇青松村大明路沿线、新沟河桥梁项目等6个拆迁项目,圆满完成新沟河延伸拓浚、滨河地块等8个项目清洁工作。全年完成征收拆迁面积225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城乡道路加速推进,柏树路建成通车,优胜路、汇安路、洪丰路等加速推进,未来智慧城和平二路、永武路等8条道路建设全面启动,麻巷、鲜鱼巷、桃林巷等背街小巷整治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1号线一期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完成,2号线全面开工。美丽乡村建设正式启动,专题规划编制完成,牟家村荣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称号,查家湾列入全市重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生态文明优化提升
生态绿城建设深入开展,青龙苑、天龙广场等9个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完成。顺利实施高架绿化、月季基地二期、市区公园改造等项目,全年新增绿化面积60公顷。环境污染治理成果显著,“河长制”全面推行,重点断面考核平稳保持Ⅳ类水标准,郑陆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完成翠竹新村内河、申浦河等22条河道清淤和整治,完成54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设,郑陆镇淘汰54台高污染设施,天宁区空气优良率达69.1%。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重点难点问题整治扎实推进,朱梅陈、红梅新村等4个市督办项目完成整治。持续实施“931”环境综合整治,董家村、舜北村等22个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完工。
居住区建设
红梅公园、蔷薇湿地公园、翠竹公园、“五一”广场等公共绿地建成开放。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为35.7%,拥有红梅西村、翠竹新村、怡康花园等一批国家、省、市级优秀住宅管理以及新天地、盛世名门、诺诚高第等现代化小区。天宁区先后获得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社会服务示范区等一批殊荣。
特色产业配套
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建有电力装备园、生物科技园、现代纺织园和现代物流园。通过多年的建设,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完备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而且创造了规范的法制环境。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多家,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19家外资企业入驻。园区拥有美国空气化工,日本金源铜业2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黑牡丹、伊顿森源2家上市公司。
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73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46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48 。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56。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4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5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6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