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中学(Changzhou No.2 High School),简称常州二中,是由常州市教育局举办的一所公办高级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前身是在常州府学原址创办的私立常州初级中学;其后转为公办学校并更名为常州市第二中学;1996年,学校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2005年,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验收。1
据2020年4月资料显示,学校占地面积约36850平方米;有班级39个,学生2288人;有特级教师2人。
常州市第二中学(Changzhou No.2 High School),简称常州二中,是由常州市教育局举办的一所公办高级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前身是在常州府学原址创办的私立常州初级中学;其后转为公办学校并更名为常州市第二中学;1996年,学校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2005年,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验收。1
据2020年4月资料显示,学校占地面积约36850平方米;有班级39个,学生2288人;有特级教师2人。
常州市第二中学
Changzhou No.2 Middle School
常州二中
常州市教育局
诚肃
中国教育工会先进集体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名校
著名作家袁鹰 著名画家俞云阶 著名历史学家吴泽 中宣部长朱穆之
千载而下,这片土地为儒风雅韵浸润,受孔孟之道熏陶,集毗陵自然之钟秀,聚龙城人文之灵杰,成为江南学子求学问道、修身养性之所在,故有"千年府学,五朝文庙""读书圣地"之盛誉。文武全才抗倭名将唐荆川、忧国名士东林党人孙慎行、改良先驱经学大师庄存与、诗史名家赵翼、著名学者洪亮吉等一大批震古烁今的旷世英才正是从这里走向神州大地,经天纬地,济国救民。
1924年10月,一批留日归来的常州籍社会贤达筚路蓝缕,奔走呼号,在几近倾废坍圯的"常州府学"原址创办了"私立常州初级中学"(后更名为"私立常州中学"),开启了现代史上"千年府学,五朝文庙"兴教育人的宏伟基业。
1952年经常州市政府命名为常州市第二中学。
1952年1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常州市第二中学",岁月峥嵘,佳绩频仍,以两院院士周锡元、叶可明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人才、艺术大师、共和国将军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成就的标志。十年磨砺,老树新花。
1996年学校高标准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
2005年再次以优异的教育业绩高标准通过了省四星级高中验收,昂首跻身江苏省一流高中的行列。
八十年风雨沧桑,八十年上下求索,一代代二中人秉承进取不止、追求卓越的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谱写着誉满龙城的辉煌篇章。
截止2013年12月30日,学校现有班级39个,学生2288人。
整体改造后的二中校园,古木参天,芳草菁菁,鸟雀啁啾,暗香飘溢。大成门、明伦堂等主体建筑将园林风格的校园映衬得更加典雅古朴,古碑廊、荣赐亭、进贤坊等人文景观彰显着二中丰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效。人文传统的厚重与现代文明的热烈在这里和谐融合。
教师队伍是二中实施品牌教育的基石,这支队伍有风华正茂的全国“劳模”、特级教师、省岗位女明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还有朝气蓬勃、茁壮成长的教坛新秀。“德高学富师严道尊爱满天下,源清流洁风和气正泽被古今”,悬挂于教师办公楼明伦堂前的这幅楹联是学识渊博、理念先进的二中教师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的真切写照。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文化立校,人文树人”,这一办学理念确立旨在以学校优秀的文化品格来引领学生的人格发展。为践行这一理念,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举措:(1)“更新教育理念,创建人文品牌”;(2)“汲取儒学精华,打造书香校园”;(3)“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校本教研”;(4)“丰富社会实践,践行道德体验”;(5)“优化校园环境,提炼校园精神”。
这些教育举措的实施使这所历史名校焕发出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全面提升,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初高中教学质量更是飞速提升,高考本科录取率连年稳定在90%以上,始终位列常州市前列。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学校的体育、艺术教育也是屡创佳绩,硕果累累。
公布的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统考成绩中,两位同学名列全省前50名:许佳艺11名,杨雪莹48名。班均分231分,240分以上学生达20人,比例40.82%,创历史最好成绩。
一、教师基本功、评优课获奖
1、2014年常州市学科基本功比赛中何宇亮获体育学科二等奖;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张淼一获二等奖。
2、2014年常州市区学科评优课比赛中杨小亚获政治学科二等奖、王赟获语文学科二等奖,李燕峰获地理学科三等奖、吴敏获物理学科三等奖。
二、教师论文发表、获奖
1、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其中:房宏2篇、马国伟、季明银、汪红艳各1篇。
3、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篇,其中:汪红艳7篇、季明银5篇、马国伟4篇、许兵、陈惠洁、陆卫平、李燕峰、潘旭光、李键各2篇、李振亚、房宏、朱丽锋、张淼一、沈臻、王强、唐黎和、程承平、陈蓉、杨二群、张珩、袁丁各1篇。
4、获奖论文12篇,其中:国家级2篇(汪红艳一等奖1篇);省级7篇(省级一等奖丁坤、黄雯、马珊各1篇),市级3篇。
三、教师指导学生获奖
1、许冰老师指导肖致远同学获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江苏省前二十名);翁俐瑶老师指导周俊杰获2014年江苏省中学生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2、邱晔老师指导蒋佳莉同学获“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现场比赛)一等奖;朱丽峰老师指导巢子羽同学获指导巢子羽同学获江苏省“七彩语文杯”第十三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现场总决赛一等奖;朱丽锋、邱晔、邱一兵、盛俊指导学生获常州市第十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一等奖(4人次);郦雪峰指导学生获常州市网络读书活动二、三等奖(2人次)。
3、黄晓东老师指导学生在2014年江苏省“永钢杯”第十五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苏南)中获高中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奖项19人次;李键、何宇亮指导学生获江苏省第二十一届中学生暨传统项目学校篮球锦标赛第二名。郭娟红指导学生获2014年常州市中学生排球操比赛高中女子排球第三名;黄晓东指导学生获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星级高中组团体第二名;黄晓东、李键、郭娟红指导学生获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奖项49人次。
4、徐萍波、樊健裕、杨伟成、章建明、钱秋华指导学生获“21世纪·联想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江苏省复赛高中组一、二、三等奖(9人次);徐建军指导学生获2014年常州市中学生(高中)英语口语比赛三等奖(1人次)。
5、徐凌、朱征、丁亚明、王玮指导学生获2014年“吉尔多肽”杯江苏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一、二、三等奖(24人次);姜雪青指导学生哲获2014年江苏省中学生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3人次)。
6、黄安指导学生获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三等奖(1人次)。
7、唐黎和、李燕峰、张元宵指导学生获第26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高中组)个人二、三等奖(2人次)。
8、蒋玥指导学生获常州市第六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水·家乡·生活”主题摄影比赛一、二、三等奖(3人次);巢晓鸣指导学生获常州市第六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绘画三等奖(1人次);纪荣平、金美岑指导获学生常州市第十二届高中生独奏、独舞、独唱比赛一、二等奖(2人次)。
9、蒋峰艳指导学生获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评比三等奖。
四、课题研究
汪红艳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分层教学理论的“学案导学”模式研究》于2014年8月顺利结题。
1996年学校高标准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2005年再次以优异的教育业绩高标准通过了省四星级高中验收,昂首跻身江苏省一流高中的行列。八十年风雨沧桑,八十年上下求索,一代代二中人秉承进取不止、追求卓越的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谱写着誉满龙城的辉煌篇章,学校被授予“江苏省名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中国教育工会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校徽
学校校徽由学校标识、学校校名、办学时间构成。
校训
诚肃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
爱生、善导、尽责、好学
学风
立志、乐学、文明、守纪
校歌
《诚肃协力》
(注:歌词暂无)
学生社团
社团名录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开设中国城市人文地理研究社、植物科普研究社、奇趣实验社、化学奥秘社、头脑奥林匹克匹克社、好奇社、数学建模社、府方社等学生社团。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迎新狂欢节、生命情景剧展演、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教师Q版形象设计大赛、微公益评比活动等活动。
职务 | 名单 |
校长 | 邓勤 |
党委副书记 | 黄文青 |
副校长 | 赵峰、吴建、张珩 |
1.常州市第二中学概况·常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