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蓬镇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下辖镇

塘蓬镇,隶属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位于廉江市西北部,东南连河唇镇、吉水镇,南邻石岭镇,西接长山镇,北界广西博白县,东北连和寮镇。  区域面积为160平方千米(2018年)。 

2019年,塘蓬镇下辖东升农场塘蓬分场、塘蓬居委会及23个村委会:石宁村、南充村、秧地头村、泥浪村、彭岸村、矮车村、同留村、留村、留和村、安和村、前村尾村、黄教村、那罗村、上办村、黄屋村、牛岭村、老屋村、那榔村、大办村、六深村、六环村、潭村、上山村。 

2018年,塘蓬镇生产总值17.6亿元,增长4.2%;农业产值8.8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0.8亿元,增长-89.5%;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增长78.7%;零售总额9.6亿元,增长8.3%;公共财政收入1637.3万元。 

中文名

塘蓬镇

行政区划代码

440881117000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

下辖地区

东升农场塘蓬分场、塘蓬居委会及23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塘蓬镇粤桂路28号1

电话区号
0759
邮政区码

524459

建制沿革

塘蓬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年),初因北面有腾龙庵而名腾龙圩。嘉靖四十年(1561年),更名为腾蓬圩。 

清代,乡绅黄肇塘以“肇塘基业蓬勃兴旺”之意改名塘蓬,镇因圩名。 

清末民初,为石城县第七区塘蓬团。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为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廉江县第七区塘蓬乡。 

1950年,属廉江县第七区。 

1953年2月,属廉江县第十三区。 

1957年1月18日,为廉江县塘蓬区。 

1958年10月1日,属廉江县跃进公社。 

1959年1月21日,属雷北县跃进公社。 

1961年,析建塘蓬公社。 

1983年11月,复为塘蓬区。 

1986年,改为塘蓬镇。 

行政区划

塘蓬镇政府驻塘蓬社区。  2019年,塘蓬镇下辖东升农场塘蓬分场、塘蓬居委会及23个村委会:石宁村、南充村、秧地头村、泥浪村、彭岸村、矮车村、同留村、留村、留和村、安和村、前村尾村、黄教村、那罗村、上办村、黄屋村、牛岭村、老屋村、那榔村、大办村、六深村、六环村、潭村、上山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塘蓬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西北部,东南连河唇镇、吉水镇,南邻石岭镇,西接长山镇,北界广西博白县,东北连和寮镇。  区域面积为160平方千米(2018年)。 

地形地貌

塘蓬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区。 

气候

塘蓬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700毫米左右(1955年-1985年)。  

自然资源

塘蓬镇境内河渠纵横,鸭乸河(即塘蓬河)从北到南横贯镇境,有中小型水库11座,水源充足。同时有花岗岩、金银矿、高岭土、滑石矿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花岗岩已勘明储量3.4亿立方米。2005年,全镇有耕地面积2393.9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364.6公顷、林地面积8667公顷。 

人口

人口数据

2000年,塘蓬镇有居民15339户,总人口为62012人,其中男性34117人,女性27895人。

2005年,塘蓬镇有居民16893户,总人口为81467人,其中男性45890人,男女比例为129:100。 

2010年,塘蓬镇有家庭户19251户,集体户124户,总人口为69652人,其中男性37849人,女性31803人。 

2017年,塘蓬镇常住人口为72125人。 

2018年,塘蓬镇户籍人口为116823人。 

民族构成

2005年,塘蓬镇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回族、白族、侗族、仫佬族、土家族、水族、纳西族、黎族、羌族、布朗族、京族、毛南族1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 

姓氏构成

2005年,塘蓬镇有黄姓、林姓、许姓、揭姓、张姓、罗姓、杨姓、李姓、郑姓、胡姓、唐姓、陈姓、冯姓等姓氏。其中,黄姓人口、许姓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50%、15%。 

经济

2014年,塘蓬镇生产总值120866万元,增长15.48%;工业总产值145283万元,增长5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4906万元,增长96.42%;固定资产投资82668万元,增长44.27%;农业总产值69538.9万元,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3720元,增长14.7%;财税收入3371万元,增长25.58%,其中国税收入2496.16万元,地税收入875.48万元;公共财政收入1111万元,增长25.1%,财政综合经济增长率达44.74%。全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2家,达到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达28家;发展30亩以上种植大户190多户,养猪批量100头以上43家,养鸡批量1000只以上58家。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狗舌茶200多亩、高山茶300多亩、油茶树300多亩、沉香4000多亩。 

2017年,塘蓬镇生产总值11亿元,增长10.5%;工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增长35.6%;第三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11%;税收收入3358万元,增长20%;公共财政收入998万元,增长24.5%。 

2018年,塘蓬镇生产总值17.6亿元,增长4.2%;农业产值8.8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0.8亿元,增长-89.5%;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增长78.7%;零售总额9.6亿元,增长8.3%;公共财政收入1637.3万元。 

政治

塘蓬镇政府机构

机构名称

主要职能

党政办公室

负责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日常事务,协调各综合性办公室之间的关系;承担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的日常工作。

人大办公室

负责人大日常事务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

负责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协调经济综合管理和监督部门的工作;负责环保工作。

社会事务办公室

负责民政的社会事务;负责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等工作。

塘蓬镇领导班子

镇委书记

袁浩颖

镇委副书记、镇长

钟勇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5年,塘蓬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25所、幼儿园2所,共有中小学生17943人。 

2017年,塘蓬镇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创强验收。  

2018年,塘蓬镇中小学承担了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一项、廉江市三项,深入开展“蓬山学堂”课改。 

文化体育

1992年,塘蓬镇获湛江市先进体育镇称号。

2005年,塘蓬镇有影剧院1座、文化中心站1个、文化室23个、采茶剧团2个、木偶剧团8个、体育场7个、足球场1个。 

2017年,塘蓬镇新建了一批村级文化楼,并先后组织了篮球赛、文艺晚会、电影播放等文体活动20多场。  

2018年,塘蓬镇开展“文化大篷车”文艺汇演、第三届塘蓬好声音歌词比赛、庆“七一”晚会等文化服务活动;  廉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共塘蓬镇委、塘蓬镇人民政府主办、塘蓬镇文化站承办、共青团塘蓬镇委协办了2018年塘蓬镇社区群众“欢乐广场”迎春晚会。 

医疗卫生

1990年,塘蓬镇有卫生院1所,卫生站23个,医护人员60余人。 

2005年,塘蓬镇有医院1所,乡村医疗卫生站23个,医务人员80人。 

社会保障

2014年,塘蓬镇实施帮扶项目建设项目50多个,取得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实施王垌移民新整村搬迁改造计划,投入1700万元建设移民新村17条,解决500户2000移民的居住问题;完成26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解决1000多人住房难问题;帮助35户因台风暴雨袭击的全倒户重建家园;帮助解决单亲特困母亲安居房小额贷款2户;落实好241名孤儿的恤孤工作;增加改造安装变压器11台,改造供电线路110多千米,有效解决60多条村庄5000多群众用电问题。 

2017年,塘蓬镇落实危房改造工作,完成危房改造226户;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的扶贫力度,投入扶助资金1800多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35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多人,新增城镇就业310人。 

2018年,塘蓬镇脱贫1026户2329人,脱贫率达到81.38%;对114户住房困难的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已100%竣工并通过验收;带领46人前往廉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贫困户就业招聘会,为2名贫困户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对98名贫困户开展了汽车美容技能培训;困低保户、五保户实现100%政策兜底,贫困户享受医疗救助共1503人次;小额临时救助205人,帮助626名重度残疾人办理重度护理补贴和839名残疾人领取困难生活津贴;完成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任务18010人,新增179人,完成参保缴费率达100.3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79457人;同时,塘蓬镇发动社会人士、村民投资投劳完成66条自然村的村村通饮水工程。 

生态建设

2014年,塘蓬镇实施270多条村庄的保洁工程,共建成300个垃圾收集点,新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14条村庄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 

2017年,塘蓬镇在创建工作中总计投入3200多万元,投入1500万实施塘蓬镇道路硬底化工程,投入30万对蓬山路、粤桂路等路段绿化带进行新种、修剪;水处理方面投入280万完善镇区排污管道,投入80万建设污水处理池;卫生治理方面投入150万和保洁公司签订垃圾清运服务合同。 

2018年,塘蓬镇完成了热带季雨林造林600亩,碳汇造林440亩,指导群众进行桉树改造5300亩,森林抚育2560亩,封山育林2350亩;组织镇村两级河长开展巡河累计996次,发动140多人和动用机械钩机8台,清理了河底泥80吨、河边垃圾水浮莲25吨,拆除了水库河边养猪场11间,总投入27万多元。 

交通运输

1999年,塘蓬镇建成上山乡道。 

2004年,潭村、那榔村等乡道建成水泥路面。 

2005年,前村尾村、留村、泥浪村、六深村、彭岸村等乡道建成水泥路面,省道S287遂六线、县道X678白青线、县道X677横禾线贯穿镇境,镇内各村委会、自然村均通公路,共有乡村公路77千米。同时,境内有汽车客货运站1个。 

2014年,塘蓬镇完成新圩红梅路、牡丹路等二小片区1.5千米街道硬底化建设,塘蓬镇一中至汽车站(遂六线塘蓬新圩段)约1.7千米;县道X678白青线水泥硬底化通车;大垌桥、车田牌桥改建完成;完成光岭、任窝、玉石、新屋、柯树下等12条村道水泥硬底化25千米。 

风景名胜

双峰嶂

双峰嶂位于塘蓬镇西部,东邻仙人嶂,西靠长山镇的婆髻嶂,海拔382米,是湛江市第一高峰,由两个主峰组成,两峰相连,故名。主峰沿西1千米处有仙人洞,深数百米,里面有石床、石桌、石屏风。半山腰有照镜石,长约8米,宽约10米,在阳光照射下,几千米以外都可以看见其光芒。其旁是两块形似梳子的小石,称为“石梳”。 

仙人嶂

仙人嶂位于塘蓬镇北5千米,地处湛江市最北的边陲山区,与广西玉林地域毗邻,海拔367米,是湛江市第二高峰,面积约6平方千米。 

上山民族村

上山村位于塘蓬镇西北部,地处双峰嶂脚下,被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确定为“民族村”。  村中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苗族、回族、白族、侗族、土家族、纳西族、黎族、羌族、布朗族、京族、毛南族。 

地方特产

塘蓬镇生炆猪肉

塘蓬镇生炆猪肉是塘蓬镇的风味小吃,肥甘而不腻,营养丰富,曾获2003年廉江市最佳旅游美食产品。 

仙人嶂山泉水

仙人嶂山泉水源自仙人嶂天然自喷泉,由地下1000多米深的岩石断裂带喷涌而出,在地下深层循环过滤时间达10多年。2003年初,仙人嶂山泉水经地质矿产部广东中心实验室和中山大学检测,确认其所含矿物质合理,水的偏硅酸含量最高达48.24毫克/升,pH值为7.52,属优质偏硅酸型天然山泉水,具有低钠、低矿化度及天然弱碱性等特点,且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参考资料

1.塘蓬镇人民政府 ·廉江市人民政府网站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建制沿革
04
行政区划
05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自然资源
06
人口
07
经济
08
政治
0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体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生态建设
10
交通运输
11
风景名胜
12
地方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