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南飞
张恨水著章回体小说

《北雁南飞》是张恨水的一篇章回体小说,小说讲述民国时期一个凄凉的爱情故事,是比较典型的旧式才子佳人小说。《北雁南飞》以作者少年时在江西三湖镇私塾的读书经历为背景,描写了少女姚春华与少男李晓秋的爱情悲剧,以真挚的感情,细腻的笔法,令人掩卷叹息的情节,以及三湖镇民风、民情、民俗的生动勾画,为我们提供了晓清江南小镇的社会情景以及学堂生活实录,从这些描写中不难寻觅到作家张恨水走过的足迹。1

中文名

北雁南飞

作者

张恨水

类型

才子佳人小说

作品出处

晨报

作品简介

李小秋从省城到父亲任职的江西新淦县三湖镇度假,父亲却让他到当地一个著名的私塾先生姚廷栋处读半年汉文(约略相当于今人时称的“国学”)。私塾先生的女儿春华也跟着父亲读书,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就这样滋生了爱情。

可是,春华的父母已按传统礼仪,将她订了婚配。在清末民初变化的年间,这就意味着是确定、不可变更的事,它关系到家庭乃至整个大家族的名声。小秋和春华的爱情注定了是一场无望的折磨。最后,春华屈从了父母的设计和安排,嫁为人妻,小秋参加了革命队伍。

当他回到初恋的地方的时候,他说解放来得迟了这种兼有古典才子佳人与自由解放色彩的爱情,显然是张恨水心中最美好的爱情、幻想与记忆。

同时,一方面是为了推动故事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突出自由的色彩,小说还穿插了帮助小秋传递书信的毛三婶渐渐背叛其丈夫毛三叔、寻找到新的归宿的故事。

《北雁南飞》1934年2月起连载于上海《晨报》,后由重庆山城出版社多次出版单行本。小说以作者少年时在江西三湖镇读书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姚春华与李小秋的爱情悲剧。

作者简介

张恨水,(1895~1967)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从小喜读中外文学作品。少年时代主要在江西读私塾。16岁回潜山自学。后考入蒙藏垦殖学校,因学校解散而返乡。

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

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

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1949年初发表他的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写作生涯口亿》。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作品背景

故事的大背景是晚清至民国的交界。赣江边一个叫做三湖的小村子,小秋是县丞李秋圃李老爷的公子,喜好把玩风月,本随母亲在省城读书,听说父亲盖了个小花园,遍催母亲带着弟弟妹妹追到三湖。纨绔子弟浅识风月,借寻诗料,一味赏玩风景来到渡头,初遇一女子,手拿一枝腊梅,低着头走过去,却又三番两次地回转头开看这个在乡下地方很少见穿着讲究的公子哥儿,这里便是缘起了。

可是作者这里也埋下了预兆结局悲惨的伏笔,小秋的手抄诗集命名为"南飞集",取自<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起,北雁南飞"。小秋被父亲送到村里姚老先生私塾里求学,及至小秋到了学堂安顿下来,发现渡口那女孩偏巧是姚老先生的爱女,名曰春华,十四岁,且平日也在私塾里同着读书。他的那份惊喜就有些难以描绘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为春华回应小秋"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小秋耳朵听着,心里哪里禁得住情思的冲动,于是卜突卜突的跟着跳了起来。开篇:"北雁南飞题签惊绮语,春华秋实同砚动诗心。"

那个时候,虽然西学东渐,可是民主,自由的风气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但在闭塞的乡村里,儒家传统的道德伦理,礼仪规范仍然占据着至高的位置。春华若无早先定好的亲事(未婚夫是个癞痢头兼痨病患者,若不是未来丈夫实在要不得。春华和小秋或许又是另一番结局。

小秋和春华的爱情因为这种压制而显得无比纯洁,同时也因此而衍生了无比深的哀伤。小秋和春华在后园各处一室,明里按先生规定的诵读古文,实则以此告诉对方自己的消息或者心情心意。小秋抛个纸头进春华的窗子约她学堂后相会。小秋春华后各被约束,不得再见。姚三嫂、五嫂子这两个自身因婚嫁而已不幸的女人为了小秋和春华能得到幸福而不辞辛苦的奔忙,私传信息,及至最末,阴差阳错的,春华在一个黑夜被一乘小轿送到了父母择定的婆家。而同一时间小秋却雇了一只小船苦苦地等在和春华商定的地方。

私逃失败,春华入了苦心计算她的人彀中,小秋也终没能逃过父母之命的结果。心情总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起伏,新旧社会交替,新旧思想在新青年头脑中的反馈,而这些终因不能彻底反抗斗争而失败,终于"北雁南飞"去。

参考资料

1.北雁南飞·豆瓣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作品简介
04
作者简介
05
作品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