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即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是中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撑。东风-41(DF-41,北约代号:CSS-X-10),是目前中国军方对外公布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中的最先进系统之一。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这使得导弹的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

东风-41是8,000公里射程的DF-31洲际弹道导弹的一种发展改进型。DF-41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使它几乎可以打击地球上的任何点。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的大规模毁灭性核报复,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美国本土任何一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用来代替东风五液体燃料洲际导弹。国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设计院下达了研制固体燃料多弹头洲际导弹的命令。1

类型

洲际弹道导弹

设计生产公司

国家航天部第一设计院

首次试射

1994年

长度

15米

直径

2米

整体总重

250000公斤

有效射程

14000公里

制导方式

三轴液浮惯性陀螺+数字式空间计算机

研发历程

车载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1984年,东风-41立项,工程编号204工程。

1991年,东风-41解决固然燃料问题。

1994年,东风-41进行首次高弹道试射并取得成功,研制工作历时十年。

东风-41原计划参加1999年10月1日的国庆阅兵,但是因为当时载车未能得到解决,所以被中央军委取消。

同年,东风-41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全程试射,打击美国本土目标,获得成功。

2010年,交付使用。

2012年7月24日,配备至10枚弹头的“东风—41”新型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

2013年12月17日,据美国自由灯塔报报道,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线索,12月13日,中国二炮部队在中国山西省中部某导弹基地进行了东风-41洲际导弹最新试射。这是中国东风-41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二次试射。

基本参数

制导:三轴液浮惯性陀螺+数字式空间计算机。

弹头:一枚1600公斤55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或者是6枚250公斤65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也可以是10枚我国21世纪初新设计的165公斤15万吨核弹头。

首次试射:2012年7月24日。地点未知

导弹性能

外形结构

东风-41弹长15米,弹径2米,整体重量达到30吨,采用三级固体燃料推进。由于还没有进行发射实验,这款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导弹最终的结构还是未知的,特别是第三级推进火箭的长度。然而,作为DF-31的衍生型号,DF-41的有效载荷不到1,000千克。

军事性能

东风-41,弹重约63.5吨,是当前我火箭军装备射程最远(至少1.4万公里)、威力最大(至少有10个分导弹头)、飞行速度快(至少25倍音速)的陆基机动发射的弹道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命中精度也即圆概率偏差小于百米。

精度(CEP):100-200米

圆周概率误差:500~800米

发射准备技术特点

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均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动力,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提高在敌方发动第一次核打击时的幸存力。

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若配用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方式进行攻击,以西方目前技术是无法进行拦截的。

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的DF-41要比DF-31来得大,并且拥有10000—14000千米的射程。

由于不像DF-31(巨浪-2即以DF-31的潜射版)那样受到核潜艇导弹发射管大小的制约,DF-41可以将弹体设计得更长,并且使用更大的第三级火箭推动器。同时配套的机动发射系统将极大提高该导弹的生存能力。

发射方式

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运载车

东风-41洲际导弹采用公路机动平台,铁路机动平台和加固地井发射三种方式部署,其中公路机动平台为陕西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sx-4320重型牵引车,集储存-运输-发射一体化三用拖车,导弹置于拖车的弹舱内,在运输状态下曾封闭状态,拖车装有两扇对折舱门,发射前舱门开启,导弹通过液压装置起竖发射。

由于东风-41弹体重量巨大,已经达到了公路机动平台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放弃了较复杂的冷发射而采用热发射,与冷发射相比,热发射对导弹本身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质量要求较高,但是节省了发射载车上的有限空间。

社会评价

《汉和防务评论》认为,DF-41洲际导弹采用了最新一代的中国大推力固体火箭技术,是第三代火箭改良而出的。其综合作战技术水平达到了美国的“民兵”和“三叉戟”D5的水平。换句话会说DF-41就是美国第四代战略核导弹的水平。

外媒报道

2012年7月,一种不明型号的弹道导弹的照片出现在了中国各大军事网站上。从照片上看,这种神秘导弹的运输—发射装置与此前我国官媒公布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东风-31A”的8×8轮式汽车底盘有着较大的区别。这里需要一提的是,7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进行了某新型导弹的试射。据军迷猜测,该型导弹可能是东风31系列导弹的改进型号,也很有可能是网络上流传许久的所谓中国最新研制的东风41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2日(提前出版)宣称,中国二炮部队7月24日进行了一次导弹试射,这次发射的就是中国最新型“东风-41”洲际导弹,它不仅大幅提高了射程,而且还能携带多达10枚分导核弹头打击不同目标。研究中国核项目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菲利普·卡博警告说:“未来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搭载的核弹头足以瞄准每一个人口超过5万的美国城镇。”

《简氏防务周刊》称,从2007年以来,中国网络上出现多张照片,显示搭载“东风-41”导弹的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TEL)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报道援引美国匿名官员的话说,7月24日二炮部队发射的就是当前中国最先进的“东风-41”洲际导弹,“这是美国当局首度确认该导弹项目的存在”。

《简氏防务周刊》称,与中国现役的“东风-31”和“东风-31A”洲际导弹一样,“东风-41”可能也采用“冷发射”方式,即借助辅助动力单元把导弹从发射筒内弹射出去,在导弹到达一定高度后再点燃主发动机飞行。报道猜测,“东风-41”属于三级固态燃料推进导弹,与“东风-31”相比,前者弹体直径更大,长度更长,意味着弹头载荷与射程更具威慑性。此外,“东风-41”采用与俄制“白杨-M”洲际导弹相同的TEL三用车作为机动发射平台,比“东风-31”机动平台更具打击灵活性。

参考资料

1.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搜狐新闻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研发历程
04
基本参数
05
导弹性能
外形结构
军事性能
06
发射方式
07
社会评价
08
外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