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办专科层次高等院校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省教育厅和省卫计委共建,以省卫计委管理为主,培养医药卫生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学校现位于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占地217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为加强医学类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学校建有1家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6家非直属附属医院、58家教学医院、26个教学基地。新校区位于临安市锦南新城,占地500亩,2016年投入使用。2017年学校总部迁至临安校区。2016年1月,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并报教育部审核,新设为本科院校。

中文名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简称

医高专

主管部门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校训

求真、博爱

创建时间

1925年

类型

公立大学

学生人数

4743名(2008年)

教师人数

135人(2008年)

概述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全国最早独立设置、全国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唯一一所集全校之力培养药学类人才的公办专科层次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浙江省医药学校,1999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浙江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拟升格为本科高校列入《浙江省“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并报教育部备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批首批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药健康创客公社”入选省级众创空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11项,持续保持“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称号。1

院校规模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卫生监督、健康管理等11个专业,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内科学为浙江省高等教育精品课程。拥有临床、护理、药学、检验、基层公共卫生、医学影像、口腔技能、医学形态等14个校内实训基地和卫生检验与检疫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护理技能实训基地、临床技能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支持,医学形态实训基地、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药学综合实训基地等三个实训基地被列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点。

校内建有模拟医院和对外开放的门诊部,有三级甲等医疗资质的医院作为我校附属医院,同时拥有遍及全省各地的6家非直属附属医院、10家临床学院、62家教学医院和60个教学基地。初步建成理化分析、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药理药效学和形态学等六大模块组成的科研平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5.7%,硕士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5.3%,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及第一、第二、第三层次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省高校教坛新秀等多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同时聘请了一批在杭高校及医疗卫生单位和疾病控制机构的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已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办学特色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已达4743名,规划在校生规模50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本部专任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40%,同时聘请了一批在杭的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已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5年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目前学校正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稳定规模、发展内涵、提升层次”的学校“十一五”期间办学部署,大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办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质量建设”,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校标校训

校标释义

校标

标志创意来源于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和造就具有诚信博爱、创新求真理念,德医双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崇高使命。

标志中鹰羽状的卷叶构成柔和舒展且富于自然感的环形摇篮,一只成长健康、振翅待飞的鹰充满憧憬,将飞向蓝天迎接新的征程。

标志整体造型中的各元素及其它们内在关联的构成,寓意一代代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将在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这所新兴的高等医学学府里茁壮成长,并从此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而展翅飞翔;阐释了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崇高使命。标志采用的构图元素和色彩并由此构成的图形,线条流畅,与人亲和,有可及的自然质感;其清湛的蓝色似洋溢着睿智,凝聚着理性,稳健中透发出蓬勃的朝气,宁静里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充分体现了医学院校的特点。她寄语于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诚信博爱、创新求真的精神。

校训释义

求真、博爱

求真——

"真"是指自然界的根本法则"。“求真”就是尊重科学、追求真理。

“真”也是指社会的至高境界。“求真”即尊尚真诚,做“学以至理、行以至诚”、求真务实的人。

博爱——

博爱是指医学以“仁”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医学就是要培养“博爱互助”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博爱奉献的“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医学事业者,只有具备“爱众亲仁”品德,才能真正实践“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办人民满意的医学高等学校的宗旨。

院系专业

药学系:

课程设置: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药学专业课三大模块。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药品营销、药学英语、临床医学概论、药学文献检索等。

医学系:

主要基础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药理学等;主要专业课程有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急诊医学、社区卫生与保健、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等。

毕业前景

学校建有浙江省乡村医生培训学校、浙江省农村卫生研究中心、浙江省学校卫生研究中心等面向行业的培训和研究机构,依托卫生部、信息产业部等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五大类8个等级的职业培训。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外相关院校的合作交流,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菲律宾法蒂玛医科大学、澳大利亚西海岸科技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和教学交流。

7成就荣誉

学校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主持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3项,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2本、省重点教材18本。

学校有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2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获省科学技术奖1项,厅局级科研成果17项;有浙江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扶植)1个;公开发表论文780余篇,其中一级期刊184篇,SCI收录52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卫生科教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等荣誉称号。学校正在按照国家、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要求,始终把面向城乡社区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作为办学定位,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城乡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城乡卫生适宜技术研究和城乡社区卫技人员培训协调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医学院校。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陈厥祥 党委副书记、校长 任文霞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杨俊杰 党委副书记 许莉勇 党委委员、副校长 韩忠培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方子祥 党委委员、副校长 罗文华 工会主席 金辉 党委委员 张佳佳2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官网

2.现任领导·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官网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概述
04
院校规模
05
办学特色
06
校标校训
校标释义
校训释义
07
院系专业
08
毕业前景
09
对外交流
10
7成就荣誉
11
学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