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中人语》是韦承创作的中国史类书籍。
政和元年辛卯冬,辽李良嗣来归,献约金灭辽策,赐姓赵氏。
《瓮中人语》是韦承创作的中国史类书籍。
政和元年辛卯冬,辽李良嗣来归,献约金灭辽策,赐姓赵氏。
瓮中人语
韦承
中国史
公共版权
《瓮中人语》书中所载内容与《靖康要录》、《靖康纪闻》等同类著作相比较,此书则显然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它尽可能地略去了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但却能突出影响事态发展的重要史实。如自靖康元年正月十四日康王、张邦昌奉诏出质金军后,作者略去了五六天的记事。在这五六天内,据它史所载,宋廷正忙于筹措金银。而此书作者所关心的是能否满足金军的物质勒索。因为此事关系到宋金能否议和,以及被困于汴京城内的“瓮中人”的命运。因而十四日后为:“二十日止,共津运金三十余万两、银一千二百余万两。”尽管此书所载内容简明,但内容却不贫乏,有如纲目一般,一笔一笔地记载了金军的罪行,并清楚地记述了金军围城始末,确实作到了扼要。凡重要的史实都无遗漏。如靖康元年十二月钦宗入青城投降以后的全部记事为:初五日,虏索马七千余匹出城初六日,虏索兵器出城。初九日,虏索河北、河东守臣家属四十五家及蔡京等家属二十余家出城。十三日,虏索绢一千万匹,军民搬赴南薰门交纳。又索蒲、解两州地,许之。十四日,尚书省、吏、礼、刑部火。二十四日,开宝寺火。二十五日虏索国子监书出城。二十八日,虏索《秘书录》所载古器出城。”因此,《瓮中人语》记事具有简明扼要和提纲挈领的特点,是一部记录靖康事件中汴京陷落史事的较好的史书。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宋人韦承编。成书年代及作者事迹无考。所谓“瓮中人”即是困于金兵所围的汴京城中之人。此书为编年体,记事起自宋政和元年(1111年)冬,赵良嗣献宋约金灭辽取燕之策;止于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一,宋徽、钦二帝北迁。在此书所记内容中,靖康之前的史事极简,只略存缘由梗概;靖康以后则按日系事,记载详细。《瓮中人语》书中所载内容与《靖康要录》、《靖康纪闻》等同类著作相比较,此书则显然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1
政和元年辛卯冬,辽李良嗣来归,献约金灭辽策,赐姓赵氏。三年癸巳,金主乌雅施卒,阿骨打嗣位。重和元年戊戌二月遣马政使金约攻辽。宣和元年己亥正月,金使李善庆散睹来聘,仍遣马政同往,金不受诏。二年庚子,遣赵良嗣以国书使金。五月,金主自将攻辽,使良嗣观兵。克上京,良嗣与金主约,金取中京、大定府,我取燕京、析津府。金遣吴乞买同赵良嗣来议岁币,复使马政往。四年壬寅,金取辽中京、西京,使赵良嗣赴金坚前约。十一月,金使李靖同良嗣来,废山前后十七州归我之约,仅许山前六州地。复遣良嗣往议,金已取辽燕京,令良嗣归献俘。是年三月,诏童贯、蔡京攻辽,败绩。七月,诏刘延庆袭辽。十月败归,金始轻我。五年癸卯,金使李靖来索六州租税及岁币,仍使良嗣同往,许岁币四十万,燕京代税一百万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