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姓
中华姓氏之一

毛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6位。至2007年,按人口排序,毛姓总人口约2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在中国大陆排名第87位,在台湾未列入前一百名。毛叔郑为得姓始祖。以鸟羽为图腾,毛下为鸟形灵台,灵台天齐上为相风鸠鸟。毛姓历代重要人物有: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西汉经学家、北海太守毛苌;南北朝时期齐国画家毛慧远;唐朝画家毛嵩;五代前蜀词条毛文锡;宋朝词人毛滂,画家毛松;明朝画家毛世济;清朝文学家毛先舒,藏书家毛普、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小说评点家毛松岗,画家毛庚;民国情报组织负责人毛人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毛泽东,物理海洋学家毛汉礼,电工学家毛鹤年。

中文名

毛姓

外文名

maoxing

类型

中华姓氏

得姓始祖

毛叔郑

初始起源地

古广平郡(今河北鸡泽)

名人

毛遂、毛鼎亨、毛泽东

堂号

西河堂、荥阳堂、河阳堂、北地堂

郡望

西河郡、荥阳郡、北地郡、河阳郡

姓氏渊源

出自姬姓

毛氏,源出姬姓,是黄帝后裔,周武王姬发第七个庶弟毛叔郑之后。1毛叔郑于西周初年受封于毛国,本居钜鹿(今河北地区)。一说毛国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后避难于河南荥阳。从以上资料可知毛姓出自周王族,后代以国为姓。

黄帝,是古代氏族少典氏之子。少典氏娶有娇氏部落女子为妻,生下了炎帝和黄帝。据考证,炎帝和黄帝不是同一个少典氏国君生的,母亲也不是同一人,炎帝母亲叫妊姒,而黄帝的母亲叫附宝。据古籍记载:一天晚上,附宝看见天上发出一阵阵强烈的闪电,电光围绕着北斗星,一闪一闪地把四野照得通亮。附宝受到了感应,因而有了身孕,怀孕24个月后生下了黄帝。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生而有灵”,就是指的这个传说。黄帝降生地称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名轩辕。黄帝在姬水(今陕西境内)之滨居住成长,便以姬为姓,这样黄帝也就成了后世姬姓的始祖。

以封邑命姓

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伯聃(一作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以封邑取名毛伯聃,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遂成毛氏。《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赐姓及少数民族

因功赐姓毛,《明史·毛忠传》载:毛忠初名哈喇,西陲人,正统三年(1438年)与都督蒋贵征讨尕儿只伯,大获全胜,升都指挥佥事,坚守边疆十年,皇帝为表彰他,赐予毛姓。另《明史·毛胜传》:毛胜,初名福寿,元代右丞相伯卜花的孙子,因讨还湖广、巴蜀等处有功,赐姓毛。

毛姓迁徙史

毛姓是由周文王家族分封而来,其分封之地均在长江以北的黄河流域等地,也就是说毛姓早期居住活动之地主要在我国的北方。从史书的记载和毛姓人物的籍地也可证明这一点。

毛姓的另一支迁徙到了吴国都城吴(今江苏苏州),因为吴国也是周族的宗亲(始封吴者为周文王的大哥太伯),有共同的血亲关系,而且估计毛国和吴国的首领有较好的关系,所以吴国才接纳。从毛氏人吴即被命为吴大夫,后又封公,也可看出这点。可惜好景不长,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因中了越王勾践献西施的美人计,不听忠言而亡国,毛氏于是归隐山林,后代不甚发达。

毛姓再有迁徙到山东的,代表性人物有西汉山东泰山人毛莫如(字少路),他在哀帝刘欣执政时担任光禄大夫,是有名的儒者和清官,后来担任常山太守,有政绩;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毛思义,为山东阳信人,官永平知府、副都御史、应天府巡抚。

秦汉以后,毛姓在西河、荥阳形成两大郡望,后来分布全国各地的毛姓都是由二望发展而来的。约在汉唐时期,一支毛姓人从中原地.区迁居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唐贞观进士毛俦在授宏文馆校书郎后不久任岳州太守,成为湖南平江毛氏的开山祖。

迁徙台湾

毛氏人迁台湾省规模较大的是清朝雍正末年(1734—1735),有毛、郭、蔡、李、龙、陈六姓合垦今台湾苗栗县苑里镇等地区,随后又有漳州龙溪毛氏人迁台南县。道光年间(1821—1850),龙溪县田里乡人毛士剑以孝友祀台湾府学文庙,其后裔迄今仍盛传于台南县六甲乡。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在大陆的国民党政权崩溃,于是带走了一批毛氏文武官员和名流学者进入台湾,这些毛氏后裔又有一些迁居于海外各国。

迁往台湾的不只是平民百姓,还有政府派去的官吏。清康熙于1683年统一台湾后,派官员进驻台湾,治理台湾。《新竹县志初稿》中记录了一位广东博罗人毛殿飚,他是康熙甲戌年(1694年)的进士,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诏安调补到台湾诸罗县任知县。他在任期间,废除陈规陋俗,打击豪绅强暴,修建桥梁道路等,作了许多有益的事

在台湾毛姓名人中清代主要有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由福建建宁府建阳县知县调任台湾诸罗县知县的毛凤纶(凤伦),他祖籍盛京奉天府,在台湾的知县任上政绩突出,颇有才干,得到好评,当他43岁秩满时,升任江西吉安府同知而调回大陆。另一位是清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人毛殿扬,他是康熙三十三年(1695)进士,四十四年(1706)由诏安调任台湾诸罗县知县。以前在大陆时颇有政绩,敢于改革陋规恶习,与恶势力斗争,到台湾就任后不肯与贪官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苟言笑,但命不长,赴任仅数月即逝世了。

1948—1949年迁入台湾的毛氏国民党文武官员著名的有:原国民党三十七军军长、抗战时任过第十一军团军团长的陆军中将毛炳文;原黄埔军校教官、南京文化大学法学教授、河南省法院院长,去台后任“国大代表”和“立法院”立法委员的毛家骐;原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局长,去台后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防部”情报局局长,1956年在台北逝世被迫赠为陆军二级上将的毛人凤;蒋介石夫人毛福梅的侄子,抗战时任过空军总司令部副总指挥、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及航空署长,1940年即被授予空军少将的毛邦初,任过军统东南特派员兼“中美合作所”东南地区指挥官、厦门警备区中将司令的毛森,他到台湾后担任过“国民党革命行动委员会”的核心成员,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合,1968年侨居美国,1992年曾回浙江等地观光,回家乡江山探亲,后来死在美国;原美国空军参谋大学毕业,任过空军驱逐队总队长、空军第四军区副司令、空军军官学校校长的毛瀛初,去台湾后任“国防大学”教育长,“空军总司令部”督察长,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国防部”常务次长,最后任“民航局”局长。另外还有获得少将及以上的武官有湖南平江人毛贤赛、毛贤琦,湖南慈利人毛云,湖南道县人毛健钧,浙江江山人毛万里、毛应章,浙江奉化人毛景彪,浙江宁波人毛梦漪,江苏宜兴人毛敬希;文官有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兼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台湾“亚东关系学会”驻日本代表、国民党中央委员毛松年;任台湾“外交部”专员、中南美司司长的毛起鹇;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教育部长”毛高文;出生于台湾本土台南市的“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台湾省政府副秘书长、台北市教育局局长毛连媪。

迁徙香港

香港的毛氏大部分是从大陆迁徙过去的,如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毛以亨,他是浙江江山人,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到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过上海法科大学、北京大学的教授,还担任过驻前苏联特罗邑领事馆的领事,回国后在内政部任职,抗战时期曾寓居香港,后回大陆,1947年任民社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8年任过全国监察委员,1949年冬季迁居香港,任香港大学教授,1968年在香港九龙病逝,终年73岁,著有多部著作。大律师毛云龙,是广东东莞人,香港大学毕业,后创办毛云龙律师行。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著名记者毛孟静,是香港毛氏较年轻的一代,她的祖籍为浙江宁波,不过从出生起大部分时光是在香港,为多家中外传媒机构采访,以敏锐的观察力与尖锐的词锋闻名。她所采写的访谈集成书,颇有影响,另外她还写小说,出版有《毛孟静小小说选》、《危城记》等作品。

移居海外

美国毛氏也是由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迁移而至的,有的是当年赴美当劳工的华人,其后代发奋图强成为企业家、资本家和科学家等,有的是旧中国社会名流定居于美国,其后代在美生活,有的是留学后而留下从事科研工作,还有一些是台湾军政要人的后代。例如在袁世凯执政时期任“人才内阁”总理熊希龄的夫人毛彦文女士,本为美国密西根大学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过上海复旦大学教授,1935年与熊结婚后从事慈善救济

毛氏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有不少后裔,据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抗日史料记载,1942年被日军拘杀的就有华侨毛其贤(33岁)、毛开松(23岁)等人,在日本主要集居于琉球群岛,据何光岳先生考证,有一支毛氏从河南宜阳毛泉迁徙至临海郡(今浙江临海市)后漂海至琉球,其中又有一支继续东迂至玻里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还有一支则南迁而成为毛利人,分布于新西兰各地。现代也有毛氏在日本定居,如写有较著名的《日本虫子》一书的毛丹青,原在北京大学毕业后,1985年分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87年到日本,开加入日本国籍,他的日语和中文都很好。

历史名人

然而,毛姓虽古老悠久,但在以后几千年中国的漫长历史舞台上却并没有什么值得人眩耀的骄人业绩。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涌现过无数至今令人怀念的各姓优秀人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先哲之中,属于毛氏族姓的却少而又少。除了一个靠自荐起家的毛遂,研究《诗经》出名的毛亨、毛苌,被人们视为奸臣的毛延寿和清朝的学究毛奇龄外,再也数不出什么特别有名的人物。而这里面能与韶山毛氏挂得起勾来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毛遂

毛遂为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历来不受器重。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不得要领。关键时刻,毛遂按剑而上,直说厉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平原君赵胜由此叹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毛遂从此脱颖而出,被平原君待为上宾。

毛玉

云南右卫军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多有政绩,死于狱中,赠光禄少卿。其先祖当为元末从吉州避往云南省,有可能是毛太华之后,因毛太华迁湘时,只有两个儿子随往。

毛伯温

安汝厉,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任御史、大理寺丞、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毛氏族谱》说“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可见他与韶山毛姓有渊源关系。这里的“二十一世”,是从江西吉水毛氏始迁祖、宋工部尚书毛让算起的,从毛让到毛伯温(北宋到明中后期),其间约500年。

毛恺

浙江江山(属衢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御史,太子太保。

毛晋

(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江苏常熟人。藏书达八万四千余册,其数量几与后来毛泽东先生的藏书相埒。毛晋藏书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好钞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钞”,著有《隐湖题跋》,并编有《毛诗陆疏广要》。

毛士龙

江苏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杭州推官,刑科给事中,左佥都御史。还有湖北公安县的毛羽健,浙江余姚的毛吉,河南邓县的毛弘,江苏昆山的毛澄,山东掖县的毛纪等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在朝廷里任过要职。

毛先舒

清初文学家,字稚黄,又名,字驰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诸生,明亡之后不求仕进。曾从事音韵学研究,也能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有《潠书》、《思古堂集》、《诗辨坻》、《韵学通指》、《南曲正韵》等。

毛奇龄

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撰修官等职。治经史及音韵学,所撰《四书改错》,对当时用以科举取士的朱熹的《四书集注》有所抨击。能散文诗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又通音律,撰有《竞山乐录》等,著作编为《西河合集》。

毛宗岗

清初小说评点家,字序始,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整顿回目,改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成为今日流行的120回本。在其修改及评语中,依据朱熹《通鉴纲目》,增强了尊刘黜曹的封建正统观念,艺术分析也多八股文作法,不脱当时评点派的习气。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2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家谱介绍

毛姓有文字记载的家谱应始于先秦史官所撰的《世本》。因毛姓是周文王之子,是皇室后裔,为伯爵,该书记载战国前帝王和诸侯大夫的姓氏和世系,应在此之列。汉代的毛姓世系还应在《世本》上有所补充,而未见专书。可惜《世本》在宋代已佚,我们现在所看到毛姓最早的较完备族谱是宋代的龙图阁直学士毛渐(1036—1094)所修《清漾毛氏族谱》(晋代毛宝和唐代毛衷时修过谱,可能较简单,且已失传,只留下序),该谱于元丰六年(1083)初纂,并作《源流序》和《毛氏世谱》,对毛姓历代祖先予以介绍,保存下来了十分珍贵的毛姓世系资料。

《清漾毛氏族谱》,从宋代毛渐初修开始,至民国25年(1936)已修谱10次,平均不到百年修谱一次,这样就较为真实和很少遗漏,而且该谱编修十分齐全,分内、外、天、地、春、夏、秋、冬8集,100多卷,世系图表详尽,可称得上是谱谍典范。天集一卷载有《始祖毛伯至五十二世宝公世系图》,天集二卷载有从毛宝南渡以后的《自一世毛宝至三十五世初翁公、立翁公世系图》,清漾毛氏祖宅一派承接天集二卷,记有《毛立翁之子璋公之派世系图》和《毛璋次子开公元孙之派居清漾祖宅世系图》,这样总共有109世,至今保存完好。

家谱文献目录

《清漾毛氏族谱》四卷(江西上饶)清同治十年毛光春修。

《清漾毛氏族谱》(浙江江山)清道光三十年本,存3册;另有10册本;民国4年本存17册。

《双溪毛氏宗谱》(江西玉山)民国本8册。《合肥毛氏宗谱》民国5年毛开运等修,九鼎堂本,1册;另存有3册本。

《興贤毛氏宗谱》四卷(江山)清同治三年本,1册。

《上庄毛氏宗谱》二卷清道光二十九年序刊本。

《棠峰毛氏宗谱》(浙江江山)清光绪二十四年本,5册;另存有1册本。

《邑前毛氏宗谱》(浙江江山)清毛云鹏修,宣统三年本,2册;另有毛继善修民国19年本36册;民国19年毛春余等续修本80册,已流人日本、美国。

《龙底毛氏宗谱》(浙江江山)清末本1册。

《龙川毛氏宗谱》(浙江常山)二卷清黄庚吉重修,清光绪五年刻本,另有民国20年刻本。

《龙游毛氏宗谱》(浙江)清毛启东等修辑,咸丰元年活字本,存卷一。

《兰溪毛氏宗谱》三卷(浙江)民国14年木刻本,章萼纂修。

《汤溪毛氏宗谱》四卷(浙江兰溪)民国7年木刻本,镐颖重纂。

《沐澄毛氏宗谱》四卷(浙江兰溪)民国29年木刻本。

《会稽达郭毛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浙江绍兴)清毛乙笙、毛子芗修,宣统二年刻本,10册;另有民国19年木活字本十二卷(12册);清道光二十六年长发堂本6册。

《余姚丰山毛氏族谱》清毛云祥等纂,光绪三十年永思堂本活字本,17册;另有民国20年活字本,毛启周等续修,20册。

《毛氏永思堂族谱》(浙江余姚)清毛廷枋等修,道光20年本,1册,存卷6;另有22册本;清同治十二年活字本(22册)流人日本、美国。

《余姚双河毛氏宗谱》二十一卷思成堂刻本,残存2册。

《西河毛氏宗谱》四卷(浙江鄞县)清王谦和、毛履洛等修光绪二十五年木活字本1册;另有民国22年活字本1册,毛显榆、毛守铫等修。

《鄞县毛氏宗谱》十卷清姜炳璋、毛异修乾隆四十二年抄本。

《宝峰毛氏宗谱》四卷(浙江鄞县)民国应廷赓、毛履邦等修,活字本l册。

《城西锡山毛氏宗谱》四卷清毛显常修,咸丰七年承启堂本2册。

参考资料

1.毛姓六大溯源·中华毛氏网

2.毛泽东·中国青年网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姓氏渊源
出自姬姓
以封邑命姓
赐姓及少数民族
04
毛姓迁徙史
迁徙台湾
迁徙香港
移居海外
05
历史名人
毛遂
毛玉
毛伯温
毛恺
毛晋
毛士龙
毛先舒
毛奇龄
毛宗岗
毛泽东
06
家谱介绍
07
家谱文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