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尼微,西亚古城,是早期亚述、中期亚述的重镇和亚述帝国都城,最早由古代胡里特人建立,其址位于现在伊拉克的北部尼尼微省,底格里斯河的东岸,隔河与今天的摩苏尔城相望,意为“上帝面前最伟大的城市”。《圣经》中曾提到尼尼微城名:“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荒芜,干旱如旷野。”
曾经在《圣经》中出现过的名城尼尼微却在很长时间里消失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烟尘中。许多探险者千辛万苦寻找它的踪迹,但直到1842年这座古亚述王国的首都才终于得以现身。
尼尼微,西亚古城,是早期亚述、中期亚述的重镇和亚述帝国都城,最早由古代胡里特人建立,其址位于现在伊拉克的北部尼尼微省,底格里斯河的东岸,隔河与今天的摩苏尔城相望,意为“上帝面前最伟大的城市”。《圣经》中曾提到尼尼微城名:“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荒芜,干旱如旷野。”
曾经在《圣经》中出现过的名城尼尼微却在很长时间里消失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烟尘中。许多探险者千辛万苦寻找它的踪迹,但直到1842年这座古亚述王国的首都才终于得以现身。
尼尼微城
Ninevch
伊拉克的北部
古亚述帝国都城。其址位于伊拉克的北部,底格里斯河的东岸,隔河与今天的摩苏尔城相望。1846年起开始发掘,20世纪50年代后修复了部分城墙、城门和王宫。最早提到尼尼微城的文献是公元前18世纪的亚述泥板文书。汉穆拉比时期,巴比伦王国统治尼尼微。公元前14世纪,该城被米坦尼人占领,不久又重新落入亚述人之手。一个世纪以后,尼尼微成为亚述夏都。亚述王西拿基立(前704~前681在位)时,正式成为帝国的新都城。公元前612年,该城被米底和巴比伦联军毁灭。圣经中曾提到尼尼微城名。
早在两河流域的阿卡德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340年-公元前2159年),尼尼微已经发展成为王国的一个重要的宗教崇拜中心。但它名噪天下,却是在新亚述帝国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625年),尤其是国王辛那赫里布(约公元前704年-公元前681年在位)将都城迁至尼尼微后。此前,帝国的都城依次为尼姆鲁德(Nimrud)和豪尔萨巴德(Khorsabad),前者距摩苏尔仅30公里左右。自辛那赫里布迁都后,尼尼微作为都城一直到新亚述帝国灭亡——公元前612年,来自伊朗的米底人和两河流域南部的巴比伦人合力攻陷了尼尼微。1
尼尼微城形状不规则,占地约7.5平方千米。城墙长12千米,有内外两重,外墙带雉堞,间有城塔,内墙为土坯高墙。有城门15座,5座已经发掘。已发现的城内主要建筑包括三组宫殿和两组神庙。城南是西拿基立宫,城北是阿苏尔巴尼帕宫。两宫之间有阿苏尔纳西尔帕二世宫、文字神纳布庙及爱与战争女神伊丝塔尔庙。城中还有动、植物园,武器库及排水设施。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浮雕石板,铭文泥板和艺术品,其中以阿卡德王萨尔贡一世青铜像和国王猎狮图浮雕石板最为有名。
几千年过去,人们除了从史书上知道曾经有过尼尼微城和其巨型浮雕之外,其他的东西就一无所知了。而美索不达米亚,这个"两河流域间的土地"的地区,众所周知的古代文明之乡,以一种特别的诱惑力,使19世纪的欧美人分外疯狂,尤其是尼尼微城这座非凡的城市和它的巨型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