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里的中国》是由中国唱片集团出品,北京影画起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鼓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吴琦担任总导演的4集音乐人文纪录片。
该片分为《永不磨灭的刻纹》《乐声如诉》《旋转的光阴》《回声越千年》四个主题,以唱片为观察窗口,展开百余年中国唱片史背后的社会变迁画卷。
该片于2022年6月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首播。123456
《唱片里的中国》是由中国唱片集团出品,北京影画起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鼓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吴琦担任总导演的4集音乐人文纪录片。
该片分为《永不磨灭的刻纹》《乐声如诉》《旋转的光阴》《回声越千年》四个主题,以唱片为观察窗口,展开百余年中国唱片史背后的社会变迁画卷。
该片于2022年6月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首播。123456
唱片里的中国
音乐、人文
中国唱片集团
爱奇艺视频、腾讯视频
4 集
2022年6月6日
通过来自唱片业工作者、音乐创作者、收藏者、演奏者、爱乐者等一群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的视角,汇成一个复调的交响,讲述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给整个中国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在人性化讴歌国家变迁的辉煌历程的同时,也奏响青春中国的奋斗颂歌,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中国又正是一个勃发活力的青春中国。
拍摄过程
该片在策划初期,主创团队通过关键词搜索、依靠中唱集团销售网络挖掘信息,并加入一些唱片“发烧友”的社群,做了前期调研工作。为深入了解唱片史,总导演吴琦带团队前往中唱集团采访到刚刚退休的原副总经理张晓红等。拍摄团队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从首都北京到江南水乡嘉兴,从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到南海之滨深圳,在此期间,《唱片里的中国》摄制组3次前往桐乡进行拍摄。更是深入了中国唱片工业发源地上海,带回了很多第一次记录成为影像的珍贵素材,用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手法呈现出了唱片里的中国。
出品人 | 房成义 | 解说 | 周扬 |
总监制 | 樊国宾、肖澎 | 剪辑指导 | 吴德毅 |
总策划 | 张延利、周茵 | 包装设计 | 吴德毅 |
总顾问 | 张晓红、王悦 | 吉他演奏 | 王正一 |
总编审 | 张晓红、周茵 | 音乐制作 | 李晨 |
作品 | 曲目 | 备注 |
《唱片里的中国》 | 《义勇军进行曲》 | 插曲 |
《黄河大合唱》 | ||
《唱支山歌给党听》 | ||
《鸟翅》 |
时间 | 奖项 | 作品 | 结果 |
2022年 | 国家广电总局第二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 《唱片里的中国》 | 获奖 |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 播出时间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 | 2022年6月6日至9日晚19:25首播 |
爱奇艺视频 | 2022年7月20日播出 |
腾讯视频 |
《唱片里的中国》以微观化、具体化、历时性的手法细数了我国不同年代的留声介质,发掘时代之音里平凡人的生命轨迹和时代的流动性,让不同时代介质所留存的音乐记忆汇成一个复调的交响,既呈现了中国时代生命力所在,也展示了时代个体的奋斗历程。(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评)
《唱片里的中国》从微观切入,以见微知著的笔法,透过黑胶唱片、薄膜唱片、磁带、CD、数字平台等不同时代物质介质所留存的音乐记忆。该片犹如一部浓缩的中国唱片史,有着一定的历史文献属性。与此同时,该片也突出展现了老唱片、老磁带这些“复古”的音频载体与新时代人们生活的紧密相连,不仅是在一味地回望过往,而且是在观照放眼未来。(《光明日报》 评)
《唱片里的中国》不仅呈现从黑胶唱片、薄膜唱片到磁带、CD、数字化音乐的技术演进,讲述中国唱片业的发展历程,更通过与唱片有关的“人”的故事,折射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和几代中国人难忘的音乐记忆。在唱片母版修复师、黑胶刻纹师身上,能看到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在作曲家、残疾人乐团演奏家身上,能看到专注艺术、精心创造的力量;在音响发烧友、业余合唱团团员身上,能看到普通人借由音乐迸发的生活热情。从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录制地、第一张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到作为国礼的《北京的旋律》等,该片穿插了许多经典唱片和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录制、传播故事,历史影像资料的加入,更是营造了生动的年代感。如片中人物所说:“唱片是声音的化石。”它记载着声音的历史,也刻印着岁月的纹路。(《人民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