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香米,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永香米种植区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太阳辐射总量每年11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数1504.5小时,年平均气温18.25℃,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5886.6℃,无霜期296天,年平均降水量1480.5毫米,适宜种植水稻。
江永香米米粒椭圆形、长宽比1.8-2.2,质地饱满,呈玉色,半透明,有清香。米饭香味浓,光泽油亮,胶稠、有嚼劲,适口性好,冷饭质地好、不回生。
江永香米,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永香米种植区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太阳辐射总量每年11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数1504.5小时,年平均气温18.25℃,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5886.6℃,无霜期296天,年平均降水量1480.5毫米,适宜种植水稻。
江永香米米粒椭圆形、长宽比1.8-2.2,质地饱满,呈玉色,半透明,有清香。米饭香味浓,光泽油亮,胶稠、有嚼劲,适口性好,冷饭质地好、不回生。
江永香米
软稻米
江永“五香”之首
江永县、源口乡、富源村
江永香米又名香禾米、香稻,西汉时已有种植,古时有“永明好米、其香五里”之说;三国曹丕曾誉“上风吹之,五里闻香”,即指江永香米;唐代武则天时,列为贡米。1
古时有“永明好米、其香五里”之说。香米粒大、质粘,色呈乳白,做成米饭,质地糯软,芳香浓郁,是湖南稻中绝品,素以质佳味香而饮誉三湘。此稻花开,香气袭人;煮饭熬粥,馥溢四邻。
江永县源口乡,地处湖南南部,潇水支流永明河上游。这里盛产水稻、小麦、花生、大豆等富硒产品,故江永香米又叫“源口香米”,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香味大米,历史上曾为“贡米”,故又谓“御香”。
自田间生长、抽穗、扬花到收割,从收贮、保管到加工成米,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用香米煮出的米饭,白若冰雪,柔软可口,浓香扑鼻,令人垂涎,故有“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之赞誉,堪称“米中一奇”。
香稻的“乡土性”很强,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种植,因为香稻的生长与产地特定的土壤、水质和小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倘若换一块土地,改变一个环境,种出的香稻就不香了。
相传,北宋名相寇准曾作过尝试,他从外地取回香米稻种在长安城种植,人称该稻地为“香米园”,谁知没过两年,香米退化,香味消失,实验失败,独留“香米园”这一地名流传至今。
香稻之所以会有香味,是因为米中含有一种叫“古马林”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缘故,它的形成与热带气候有关。许多热带草本植物含有这种挥发性有机物,在水稻中出现这种变异,经过人工选择,发展成为各种各样的香稻品种。其“浓香”之谜,经湖南省土肥研究所、湖南省地质研究所5年研究揭晓,除品种原因外,系产地土壤及地下水含硒、锌、锰、镧、钛、钒、钴、锶等微量元素所致,异地则不得。
香米壮似粳米,颗粒大,米粒稍扁,体细长,颗形如梭,米色如玉,半透明,油润光亮,晶莹剔透,糯性好,米质优良,谷皮呈紫红色。米内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用其做成米饭,质地糯软,白净如雪,油光发亮,酥软清香,微有黏性,味道醇厚,味美爽口,清香扑鼻,久放不馊。江永香米在历年的全国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评会上,都被评为全国“优质特种米”。
香米属粳稻型高杆品种,禾杆细长,株高110~140厘米,株型松散,分蘖力差,不耐肥,易倒伏,但耐渍、抗病,成穗率高;叶呈剑形,短而窄,抽穗整齐,成熟一致,不易落粒;穗长20厘米左右,穗大呈赤铜色,每穗80-110粒,千粒重28~33.5克。
谷粒尖端有一根3—5厘米长紫色谷芒,锋利刺手,鸟不敢啄食;米质优良,精米率77.5%,五色半透明,光滑油润,腹白小,非糯性;香米香味奇特,且有挥发性,蒸煮米饭时拌合少许,米饭柔软浓香,清香四溢。
香米营养丰富,据测定:垩白面积5.2%,垩白率为72.3%;含粗蛋白8.7%,直链淀粉16.1%;米胶长76.8毫米,糊化温度为6.9级。
江永香米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据分析,江永香米含蛋白蛋12.3%,比普通大米高5.5个百分点。含脂肪4%,富含16种氨基酸,其中有赖氨酸等8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9.89%,比普通大米高35%。其中赖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等含量都明显超过国内、国际稻米质量标准。
特别是直接与香气有关的蛋氨酸含量0.20%,苯丙酸含量0.55%,亮氨酸含量0.84%,苏氨酸含量0.36%,均超过国内及国际标准五成以上,因而香气浓郁。对人体有医疗价值的精氨酸含量0.88%,人体必需补充的赖氨酸含量0.40%,分别超过国内稻米质量标准0.35个百分点和国际标准0.10个百分点。
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生物碱、维生素B1、B2,以及淀粉酶、麦芽糖酶、胰蛋白酶等营养物质。这些天然营养,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人体抵抗力,改善新陈代谢。食后可清热润肺,宁心爽神,有养胃之功能,因此,人们认为吃香米饭耐饥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