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分年课程
陈惟彦创作的科普百科类书籍

《幼学分年课程》是陈惟彦创作的科普百科类书籍。

《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

作品名称

幼学分年课程

作者

陈惟彦

文学体裁

科普百科

版权

公共版权

内容简介

《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

部分原文

《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肆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涛,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其所望于子弟者,知为人之道,有适世用而己。今之教幼学者则不然,韶键入塾,虽授以经,有诵无讲。授经之力意,非欲其明大义,知体行也,试题所出故耳。稍长,又舍经而授帖括。其投帖括也,则大失先阐发义理之意。惟以简炼描摩、投时好弋科第相期勉,黄口乳臭,即使利欲中其腑肠,而于为人之道,置不复讲。其不适世用固无问,其心术先大坏矣。讵无豪杰之士,出于其间?然豪杰之出于俗学,非俗学足以出豪杰也。而中材之困于俗学者,达则用非所学,不足治事:穷则学而无用,且不足治生,甚者更至寡廉鲜耻,无所不为。呜呼!非幼学失教种之毒哉!

《易》以蒙养正为圣功,蒙养不正,圣功乃隳,匪惟圣功之隳,抑又下流之所归。古圣人之兢兢于幼学者,盖以此。又观泰西教幼学,若字训、图算、天地学浅理,古今杂事、数国言语、耿谣、音乐、体操诸法,其为数也易入,其学成也有用。数岁之功,而毕世享其效。虽不足与吾古圣人之救,挈其短长,然亦往往相合也。礼失求野,不其然乎?今本《内则》,参西法,间以帖括学,为《幼学课程》。区区之意,亦欲子第知为入之道,有适世用,而又不废其干禄之具,俾便俗而易行也。1

幼学分年课程

作者简介

陈惟彦(1856-1925),字劭吾,安徽省石埭县二都(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乡)人。陈氏家族是石埭县的名门望族,陈惟彦之父陈黉举为李鸿章幕僚,主理粮饷后勤,曾任直隶知州。陈黉举与东至人周馥同乡,又均曾长期在李鸿章幕府。有此诸种因缘,陈黉举去世后,陈惟彦便颇受李鸿章和周馥器重,陈之仕途便与李、周二人密切相关。陈惟彦先以大理寺丞供差北洋淮军银钱所,此时便颇受李鸿章青睐。后被选授为贵州省开州知州,调署婺川县知县,又以知府充任贵州厘金提调,署黎平府知府。2

参考资料

1.幼学分年课程·中华典藏

2.陈惟彦·明清小说网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内容简介
04
部分原文
0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