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荠菜
十字花科荠属植物

别名:扁锅铲菜、地丁菜、地菜、荠、靡草、花花菜、护生草、羊菜、鸡心菜、净肠草、上e菜、菱角菜、清明菜、香田芥、枕头草、地米菜、鸡脚菜、假水菜、地地菜、烟盒草、西西、山萝卜苗、百花头、俞菜、辣菜等。野荠菜是一种根类开花植物,是萝卜的近亲,但亦有人指它是萝卜的“祖先”(原始品种)。野芥菜原产于亚洲,但由于其极强侵入性的特质,这种植物在澳洲蔓延,经常都在路旁或其他荒废地被发现,被当地政府归为要消除的野草种类。

拉丁学名

Raphanus raphanistrum

界

植物界

目

白花菜目

科

十字花科

属

荠属

种

野芥菜

中文学名

野荠菜

英文名

Bitter cress

分布范围

属十字花科一年生野生草本植物。中国南北各省、江西全境平原丘陵均有分布,好生于田边、路旁、庭园周围等地。

是一种根类开花植物,是萝卜的近亲,但亦有人指它是萝卜的“祖先”(原始品种)。

野芥菜原产于亚洲(亦有指原产于地中海,但被带到世界各地),但由于其极强侵入性的特质,这种植物目前在澳洲蔓延,经常都在路旁或其他荒废地被发现,被当地政府归为要消除的野草(weeds)种类。这种植物亦有在美国东南部生产,花色通常都是淡黄色,在冬季有时会遍布整个田野。

形态特征

由于其外貌与芥辣很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野芥菜是花粉传播物种的重要花粉来源,特别是在冬季时的蜜蜂。

野芥菜是一种一年生或两年生的植物。

医用价值

有效成分

荠菜中含有粗纤维、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B6、VC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另外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也较高。无特殊情况下,一般人食用均可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的效果。

1、荠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可预防胃癌和食管癌。

2、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

3、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因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所以是治疗干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

4、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1

性味归经

荠菜性平,微寒,味甘,入心、肝、脾经。功能和脾利水、止血明目。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健胃消食,化积滞。

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腹泻,痢疾。

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目痛或视网膜出血”。

用于妇女崩漏,月经过多,尿血,吐血,咳血;热淋,水肿,小便不利,尿浊(乳糜尿),或妇女带下;肝热目昏,目赤,眩晕头痛,又用于高血压。

适用症

全草人药,有利尿、解热、止血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乳糜血尿、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血丝虫病、痢疾等。

另据有关资料介绍,以荠菜500克,加水500克,浓煎成250克,每周服一次,每次100毫克,可预防麻疹。

民间疗效

此外,湖北民间还有在农历三月初三,用荠菜花煮鸡蛋食用,以治疗头晕的习俗,据说极有疗效。

荠菜可炒食、凉拌、作菜馅、菜羹,食用方法多样,风味特殊。

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

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名医别录》记载“主利肝气,和中。”

《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

《本草纲目》记载“明目,益胃。

中医实践证明,其对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有一定疗效。

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匀有效。

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25~100克。

1、荠菜治眼生翳膜:荠菜不拘多少,洗净,焙干,碾为末,细研,每夜卧时,先净洗眼了,挑半米许,安两大眦头,涩痛莫疑,(《圣济总录》)

2、荠菜治小儿麻疹火盛:鲜荠菜50~100克(干的40~60克),白茅根200~250克。水煎,可代茶长服。(《福建民间草药》)

3:荠菜治痢疾极有效:

方一:荠菜100克。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方二:荠菜叶烧存性蜜汤调(服)。(《日用本草》)

4、荠菜治阳症水肿:荠菜根50克,车前草50克。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5、荠菜治崩漏及月经过多:荠菜50克,龙芽草50克。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6、荠菜治暴赤眼、疼痛碜涩:荠菜根,捣绞取汁,以点目中。(《圣惠方》)

7、荠菜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三因方》葶苈大丸)

8、荠菜治内伤吐血:荠菜50克,蜜枣50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全株入药,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药效。

其花与籽可以止血,治疗血尿、肾炎、高血压、咯血、痢疾、麻疹、头昏目痛等症。荠菜种子含油20%~30%,可用于制皂或油漆。

注意事项

荠菜食用时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建议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

荠菜可宽肠通便,故便溏者慎食。体质虚寒者不能食用荠菜。

参考资料

1.荠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中华康网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分布范围
04
形态特征
05
医用价值
有效成分
性味归经
适用症
民间疗效
食用方法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