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鸟
中国谚语

九头鸟,见于《酉阳杂俎》卷十六《羽》和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二·九头鸟》。作为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九头鸟传说肯定是一个多源而又分派的传说故事,要完全弄清它的源头和流变,尚须进一步的考证。1

中文名

九头鸟

相关谚语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出 处

《酉阳杂俎》卷十六《羽》

谚语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这个说法见于《酉阳杂俎》卷十六《羽》以及清代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二·九头鸟》,原文如下:

九头鸟,《太平广记》引《岭表录异》曰:“鸺鹠乃鬼车之属。或云九首,曾为犬囓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今人以九头鸟为不祥之物,本此。又张君房《脞说》,时人语曰:“天上有九头鸟,人间有三耳秀耳。”

按《续搜神记》,兖州张审通为泰山府君所君,额上安一耳,既醒,额痒,果生一耳,尤聪俊,时号三耳秀才。盖时人以九头鸟能预知一切,故以之比聪俊者。后更转以讥狡猾之人,而曰:“天上有九头鸟,地下有湖北十老。”盖言楚人多诈故也,其实亦不尽然。明代刘基(刘伯温)所著《郁离子》书中有《九头鸟》寓言一文,寓意在“一头得食,八头争食”。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云:“……爱入人家烁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宋代周密《齐东野语》:“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血滴人家为灾咎。……如世所传。”明代杨慎《杨升庵全集》:“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余九首。”由于人们对“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一则流行谚语的褒贬不一,理解各异,在《湖北日报》副刊上又有好几位作者对此各抒己见,颇为热闹。有一位原籍湖北武汉的台湾民俗学家朱介凡也撰有《九头鸟传说》一文,此文长两万字,引述中国古典文献包括许多地方志中的材料近百条,对九头鸟这一俗谚的今古演变及社会文化内涵进行细密考评。

九头鸟在后世转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谚语,影射湖北人好战、不团结、精明、等。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让国人争辩不已、褒贬不一的俗语的来处和本意,武汉钟新民先生认为其实就是“不服周”。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湖北这个地方,历史上属楚地。在湖北人的口中有句俗语,谓之“不服周”。就是这个楚人啊,他不服周朝的管束,这个不服周的最好典例,当属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了。他居然敢去问周天子的使臣,周天子的九鼎它有多重啊,其言下之意是,我楚庄王打算把它据为己有,知道轻重后好准备运回去呀。九鼎就象国之玉玺一样,谁拥有了它,便拥有了天下,成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这就是“问鼎中原”这句成语的由来。后来楚灵王在春秋之时(公元前530年),楚顷襄王在战国之时(公元前281年),都曾经一再地“问鼎”。再来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楚庄王当初虽未亲见九鼎,应该是听说过它的形状的(但不知轻重)。所以,他打听它的轻重。当王孙满不给正面答复时,楚庄王这个湖北佬大怒而言曰:你这小子不要向我封锁(屏蔽)九鼎的信息九鼎再重也不过是一只鸟沙,不管它有几重,充其量。我楚国把楚军的鹰嘴钩上的喙折下来,就足以铸一只这样的(鸟)簋了。

《尹文子·大道上》里有个故事,有个楚国人抓到了一只五彩斑斓的山鸡,楚国这人卖山鸡,一个路人问他是什么鸟,他骗路人说:“‘凤凰’”。路人说:“我听说过凤凰好久了,今见到了。你卖吗”。楚国人说:“卖呀。”路人给他好多的钱,他不卖,要求加倍,待加倍后,才卖给了路人。路人想将山鸡献给楚国的大王,结果过了一夜,山鸡死了,路人不可惜花了多少钱,只可惜不能把“凤凰”献给大王。楚国的人们听说了,都在纷纷传说,都以为是真的凤凰,才会花那么多的钱买来献给大王。后来楚王也听说了。楚王被那个路人的行为感动了,遂把他召去赐给了好多的东西和钱,路人得到的比买山鸡的钱何止多了十倍。

后世影响

以九头鸟象征湖北佬,一是同明代湖北人张居正为相有关。这里又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张居正为相时,大权在握,整顿吏治,声誉日增。患病时,各地官绅纷纷为之建醮,迹近铺张,事为九大御史前後参奏,而张之地位并未动摇,九大御史反为张居正一一整肃,因此当日民间便生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谣,其意与“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类似,即湖北佬如九头鸟般厉害,即使是多方势力联合也不足以使之动摇。在这个说法里,也能看出湖北人的厉害堪比天上的神鸟九凤。其二是说张居正在整顿朝政时,保荐了九位御史,这九人都是他的湖北老乡,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那些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由此可以看出,这九头鸟的谣传,原是当日政敌散布出来以攻击张居正的。

另一说是这句谚语出于清初满人对湖北人的诅恨。据有关史料记载,鄂之圻黄地区,曾据山岩拼死抗清。大局既定後,那些难忘故国的遗民,又拒绝同清廷合作,如有受清廷笼络所利用的,众所共弃;乃使满人为官湖北者,莫不恼恨交加。在无可奈何之下,因荆楚向有九头鸟传说,于是编造了这句谚语。後来武昌辛亥首义的成功,再次证实了这句谚语的活力。因而在台湾出版的《湖北文献》上刊出的诗作,高唱:“武昌一夕鸟飞鸣,满族政权难自保,九头徽号称鄂鸟,鄂人听了不烦恼。”

至于在民间,这句九头鸟的俗谚还有另一层意味。一种观点认为这同武汉作为一个南北水陆交通中心,所形成的外乡人同武汉本地人之间的隔阂有关。凡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民众的知识开发较早,在社会生活中竞争较多,在彼此交往中狡诈、奸猾较多。武汉三镇以外的各省人往往讨厌他们,见而生畏。武汉又是湖北的代表,本来是“天上九头鸟,地下武汉佬”,因武汉二字早期比较生疏,後来就变成湖北佬了。

九头鸟本是从楚人所崇拜的凤凰形象脱胎而来的,在中古时期才染上妖邪色彩进入民俗生活,九头鸟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定型为收人魂气的怪鸟。明代以後,才把它和湖北人联络起来。但它并没有明确而稳定的含义,有时用以象征湖北人的丰富智慧和对邪恶强暴势力的强有力抗争,有时则用以嘲讽在人际交往中的狡诈。这些含义和用法都是历史形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在今也就没有必要就九头鸟本身确定一个或正或反的固定解释。随著湖北人地方性格及其历史地位的丰富发展,九头鸟这句俗谚自然也会具有新的内涵。

九头鸟三字经

九头鸟 立宏志 翱蓝天 自雏鸟 细观察 勤做事 多归纳 一旦鸣 惊天地 涅槃凤 泣鬼神

参考资料

1.谚语天上九头鸟 ·教育之家

本词条是多义词
共 8 个义项
中国谚语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鸟类
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童话著作
刘伯温所著寓言故事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谚语
04
后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