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省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院校、湖南省免费师范生联合培养院校,入选湖南省定向培养士官院校联盟。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是原株洲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在整合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中国重汽集团株洲职工大学的基础上,于2005年3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而成;2013年7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截至2020年4月,学院占地1055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建有12个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109个实训室和98个校外实训基地,馆藏纸质图书69万册、电子图书32万册,总资产4.5亿元;下设7个二级学院,开设专科专业30个;有教师总数558人,专任教师446人,在校生14580人。 1

中文名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外文名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简称

湖南汽车职院,HAEVC

创办时间
1957年
办学性质

公办院校

学校类别

理工类

学校特色

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

主管部门

湖南省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株洲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1957年9月,曙光民办中学成立,属田心区教育办创办的民办学校。地址在田心北门外麻塘坳,时任校长为黄寿贵同志。其时学校规模仅有初中3个班,在校学生百余人。其后学校三易校址,分别在田心芋头冲、田心东门曙光小学办学。

1971年,株洲市教育局正式批复将曙光民办中学改制为公立学校,定名为株洲市第九中学。

1987年,学校改名为株洲市财会职业学校。

1990年,学校再次改名为“株洲市环保职业中专学校”。

1995年,学校晋升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1996年,学校更名为株洲市职业中专学校,是年加挂“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校牌,实行“一校两制”,同时执行职业中专及普通中专教育。

1998年,学校更名为“株洲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同时保留“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校名。

株洲汽车齿轮厂技工学校

1980年,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创建。2

合并组建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6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筹建株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建立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在株洲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基础上整合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中国重型汽车集团职工大学株洲分校资源组建。2008年,学院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011年,学院立项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13年7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10月30日,学院成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建单位。

2015年,学院入围全省首批8所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8月,学院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7月,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12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2020年11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国防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共同组成湖南省定向培养士官院校联盟。

2021年12月28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正式合并。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4月,学院有教师总数558人,专任教师44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82.04%,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58.1%,高级职称比例为45.5%个,有汽车类国家教学名师1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5个。  

国家级教学名师:尹万建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张璐青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朱双华

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欧阳波仪  

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尹万建)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刘海渔,2009年)、汽车应用专业教学团队(邓志革,2008年)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尹万健,2020年)、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欧阳波仪,2020年)、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罗先进,2020年)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4月,学院下设7个二级学院,开设汽车类、机电类、信息类、经贸类等专科专业30个。

院系

专业

车辆工程学院

物联网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智能交通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

车辆运用学院

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定损与评估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4月,学院立项国家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19个,湖南省“一流专业群”3个,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  

国家级骨干专业: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会计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精益生产实训基地  

国家教学资源库:汽车智能技术资源库(联合申报)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湖南省“一流专业群”:汽车智能网联专业群、汽车智能制造与服务专业群、财经商贸专业群  

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动力电池及控制技术、汽车商务礼仪、爱上汽车、智能汽车电器系统检修、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双人快修、创意思维与设计、汽车电子商务、汽车服务接待、汽车单片机及车载网络技术、汽车构造与拆装、建筑效果图制作、新能源汽车概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获汽车类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奖励12项。2018年,学生参加国家、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奖38项,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基于产教融合的汽车类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产教融合的汽车类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7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高职院校“思想导师制”的探索与实施

2017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动对接“四化两型”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社会贡献力的研究与实践

2017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荣誉

截至2020年4月,学院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就业指导先进学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等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1年12月,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下的普法办,入选2016-2020 年湖南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2022年1月30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科普教育基地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拟认定公示名单。

2022年7月,在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师生斩获4金3银1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设有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李德毅院士智能驾驶工作站、立方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地区技术服务中心、湖南智能驾驶实验中心、现代智慧教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

2018年,学院立项15个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9个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8位老师申报的项目获得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截至2020年4月,学院2017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共11项。其中,特等奖一项,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二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4月,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7.76万册、电子图书32万册。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徽标图案呈圆形,外圈由学院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构成。

徽标以象形的“炎”字为中心,暗示出株洲的特有地标“炎帝陵”,又意寓学院传承炎帝精神:“炎”字与圆圈结合形似佛教文化中的“卍”字,被称为吉祥海云相,表示向四方无限延伸的吉样如意,也寓意着学校含着无限的发展生机和美好未来。

徽标中四片扇叶,既代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职能,也示意出学院“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四字维度。四片扇叶与中间的“炎”字一起,组成了汽车发动机转动扇页造型,既标识着学院的汽车特色,也预示学院未来一如既往高速运转,持续发展。

校名采用毛体集字而成,既遒劲有力,又感秀美,还示意出学院地处毛主席的故乡湖南。

徽标以青色为主调色,给人以自然、清新的美感,也延续了学院前身“环保”的历史文脉。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精技、笃学、致用

厚德:“厚德”语出《周易.乾卦》:“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意思是重视修身养德,推崇道德修炼。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治学。为师、为生,为教、为学,都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规范、高雅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素养。

精技:“精技”明示高职院校师生要精通技术,提高技艺、增强技能。师有师能,精益求精;学有学技,精诚求技。对于高职教师而言,要有精湛的实践能力,都要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必须具有一技之长,才能成为某个行业或岗位的能手,造福社会,服务民众,实现价值。

笃学:“笃学”语出《三国志》:“笃学好古”。“笃学”意思是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学习,就是要求师生志于学,专于学,厚于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实现厚积薄发。对于教师,惟有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才能博学多才;对于学生,惟有专心勤勉学习训练,才能学有所成。

致用:“致用”出自《周易》:“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致用”即“学以致用”、“经世致用”,而崇实尚用、致力民生、追求事功的实学思想和务实精神,既是湖湘文化的精髓,更是职业教育的灵魂。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致用”是其根本落脚点。3

校歌

学院校歌是《圆梦的地方》,作词:廖子良;作曲:江晖。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邓志革

党委副书记、院长

罗先进

党委副书记

韩先满

党委委员、副院长

黎修良、瞿维中、尹万建、欧阳波仪

所获荣誉

2022年8月28日至30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赛项中,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朱承林、骆骁、李鑫3名学生,在该院教师令狐昌伟、王维斌的指导下,以团体总分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蝉联本赛项一等奖。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官网

2.历史沿革·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官网

3.学院文化墙·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官网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合并组建
04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院系设置
教学建设
学校荣誉
05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06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精神文化
07
现任领导
08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