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塔夫式背景
广阔的社会背景

福斯塔夫式背景就是指广阔的社会背景。《亨利四世》剧本中的福斯塔夫是破落骑士,作品以这个人物的活动把社会的上层和下层联系起来。他一方面是贵族,和上层有联系;一方面是破落的贵族,又和下层有联系。因此,把这个戏剧广阔的社会背景称之为福斯塔夫式背景。

中文名

福斯塔夫式背景

提出人

恩格斯

提出时间

1895年5月18日

出处

《斐·拉斐尔》的信中

简介

(1)“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斐·拉斐尔》的信中提出的。

(2)在莎士比亚第一时期的《亨利四世》中作者塑造了个最成功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他是个封建没落骑士的典型。1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到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

(3)恩格斯还指出封建社会解体时期贵族与贵族斗争的后面,存在着农民和市民的活动,以及由这个活动构成的平民社会五光十色的背景一一他称之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并把描写这个背景看作是作品“莎士比亚化”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

探析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继承民间狂欢化精神的结果和体现,他身上闪烁的狂欢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活动时空的广场性、狂欢化的主体精神、地形学意义、治外法权下的真话。

他的活动时空的广场性不仅形成了著名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还扩大了剧作的表现范围和深度;他身上的狂欢化主体精神尤其是二律背反的特点使这一形象更为复杂,更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性;他的地形学意义又使他具有了强烈的民间色彩;他的脱冕神圣、对抗权威和他所带来的狂欢化的笑声使观众获得身心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

参考资料

1.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名词吧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简介
04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