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自动步枪
1947年苏联研制装备的著名自动步枪

AK-47自动步枪(英文:AK-47 Assault Rifle,俄文:1947-год 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是苏联枪械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所设计的一型自动步枪1。

AK-47自动步枪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步枪相比,枪身短小、射程较短,适合较近距离的战斗。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回转式闭锁枪机,7.62毫米口径,发射7.62×39毫米M1943型中间型威力枪弹,容量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可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发射方式。

AK-47自动步枪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装备苏联部队。除了大规模装备于苏军外,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也都进行了仿制或授权生产AK步枪系列,其中包括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古巴、朝鲜等多个国家。AK-47的设计思路也影响了以色列、芬兰、中国等多个国家的步枪设计构思路线。按不同统计AK系列包括了未经许可生产的仿制品,总产量超过1亿支,是世界上产量最高、适用范围最广和改进类型最多的枪械。

中文名

AK-47自动步枪

外文名

AK-47 Assault Rifle

前型/级

AK-46突击步枪

次型/级

AKM自动步枪

研制时间

1946~1947年

定型时间

1947年

研制国家

苏联

制造单位

卡拉什尼科夫集团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AK-47自动步枪的成功,是因为其符合20世纪战场特点,是一支真正为士兵与战争打造的自动步枪。苏联红军经过卫国战争,已经认识到单兵半自动和自动步枪对步兵的巨大意义。卫国战争之后,苏联红军的假想敌变为广泛装备半自动步枪的美军,为了在未来的步兵武器交火中避免处于被压制的不利态势,苏联红军必须装备发射步枪弹的自动步枪。

卡拉什尼科夫是一位由苏联红军培养起来的设计师,总结在枪林弹雨中战斗和生存的实践经验,清楚步枪火力密度的意义,步枪高可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对普通一兵能否在战场上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卡拉什尼科夫明确从实战需要出发,满足一定精度、射程、火力强度的条件下,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并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操作,正式基于这些理念卡拉什尼科夫团队着手研制新型自动步枪。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参考M1伽兰德设计了一种发射M43类型子弹的半自动式卡宾枪,称之为1944年式半自动卡宾枪试验型。这是一种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孔没有调节器,活塞和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但与机枪框并不相连,弹匣不可分离,容量10发,向上抛壳,但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该枪采用枪机回转式闭锁,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闭锁机头上有两个大的对称闭锁突笋;其闭锁方式是直接取自美国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但对半自动卡宾枪上的旋转机头经过改进,比较长,旋转速度更快,增加了闭锁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研制历程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开始设计自动步枪,他在半自动卡宾枪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全自动步枪,样枪称为“AK-46”,即1946年式自动步枪试验枪。

1946年,苏联国家武器评审委员会举行自动步枪招标,AK-46样枪在国家靶场选型试验时性能出色,展现出该枪的“长寿基因”。在严酷的对比试验中,AK-46步枪上洒满了沙土和灰尘,被绳子拖过沼泽地,再从超过2米高的平台上坠地。试验过后,便开始射击,AK-46样枪依旧一切正常。在极限射击评审中,AK-46样枪的表现更好——连续射击1.5万发子弹后,虽然枪管都打红了,但枪没有丝毫延迟和卡弹,射击精度也没有太大变化,而竞争对手的样枪早已打不响。最后评审委员会现场达成共识:建议将AK-46自动步枪列装军队。

1947年,经过一系列改进后,新步枪被定为苏军制式装备,正式命名为AK-47,“A”是俄语中自动步枪的第一个字母,“K”代表的是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47”指1947年定型。苏联武装力量批准AK-47自动步枪入役。

1949年,AK-47自动步枪被确定为苏军制式装备。

技术特点

全枪结构

AK-47自动步枪的导气装置和枪机基本上与原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一样,使用冲压铆接机匣,发射机构有单发和全自动两种,连发阻铁在扳机上;30发弧形弹匣的入口在机匣下方,保险/快慢机柄都在机匣左侧,手枪型握把,枪托、前握把和护木都是木制的,枪口制退器为圆柱形。

AK-47自动步枪的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线部分长369毫米,枪管镀铬。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机匣为锻件机加工而成。弹匣用钢或轻金属制成,不管在什么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互换。

AK-47自动步枪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快慢机位于枪的右侧。

瞄准装置

AK-47自动步枪瞄准装置采用机械瞄准具,并配有夜视瞄准具。枪口处的柱形准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门都有可翻转附件,内装荧光材料镭221。瞄准表尺分划为100~800米,一个分划为100米,战斗表尺装定300米。但使用瞄准具瞄准时,只能上下拧动准星作高低校正,无法进行风偏修正,而且夜间射击时往往将准星护翼误认为是准星。

自动射击

AK-47自动步枪的自动射击过程如下:击锤打击击针,引燃底火和发射药,产生的火药燃气经导气孔分流至枪管上部的导气室,推动活塞向后,活塞再推动机框后坐。活塞与机框连在一起,共同自由后坐一段行程,直到气体的压力下降到安全水平。在枪机框上定型槽的开锁螺旋面的作用下,枪机向左旋转35°,与枪管完成开锁。开锁后,机框带动枪机一起后坐,完成抽壳并抛壳。弹匣内的托弹簧同时托弹上抬。

当枪机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压倒击锤,并压缩复进簧。当机框与机匣的尾端相撞,枪机组件停止后座。而后,枪机组件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复进,同时从弹匣中取一发弹推弹入膛,而后枪机停止运动。枪机的两个闭锁突笋与枪管在枪管节套内闭锁后,机框继续运行约5.5毫米。单股复进簧套在复进簧导杆上,复进簧导杆有2个套入式钢制杆组成。通过前方的挡圈可分解复进簧和复进簧导杆。复进簧导杆组件嵌入机匣末端上部的V形缺口内,同时兼起固定冲压成型的机匣盖的作用。

在半自动发射时,当枪机使击锤向后,被次阻铁挂住。释放扳机,次阻铁释放击锤,同时扳机延伸部和主阻铁往回移动,挂住击锤。

当全自动射击时,快慢机轴栓上的突起使次阻铁回转,对击锤不起任何控制作用。扳机机构的主簧是多功能型,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能使枪保持良好的性能。

作战效能

AK-47自动步枪与二战时候的步枪相比,枪管短小、射程较短(约300米)、火力强大,适合较近距离的突击作战。该枪的枪机动作可靠,即使在连续射击时或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时,它的机械结构仍能保证继续工作。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AK-47自动步枪仍能保持相当好的作战效能。

性能数据

口径

7.62毫米

全枪长

固定枪托型

870毫米

折叠枪托型

折叠

645毫米

展开

870毫米

枪管长

415毫米

衍生型号

第1型

AK-47自动步枪第1型,是最终定型并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AK-47,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自动步枪。该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

AK-47自动步枪的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膛线部分长369毫米,枪管镀铬;弹匣用钢制成;AK-47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

第2型

AK-47自动步枪第2型,是在1951年研制,在1952年至1954年间生产,主要的改变是把机匣的生产方法从冲压转变为锻压和机加生产。此外就是把抛壳挺的位置改在机匣内壁的侧面,发射机构、枪托和握把都经过加强,并增加了一种单刃刺刀。该种新生产的AK-47被称为“第2型”,第2型AK-47自动步枪的产量很少,而且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第3型

AK-47自动步枪第3型,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进了第2型的枪托连接方式,特别是简化了机匣的机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大量生产。在1955年的《轻武器手册》上,该型号被正式称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AK)”,即“7.62毫米轻型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被称为“第3型”。

AK-47自动步枪第3型的铣削机匣却比第1型的冲压机匣更轻。另外第3型的改进还包括弹匣,采用轻金属的新型弹匣在强度加强,而且与原来的钢制弹匣可以互换;此外,枪托连接方式也进行了简化和加固,经过系列改进使该自动步枪的整体重量比第1型更轻,而弹道性能则与第1型完全一致。

AK-47自动步枪第3型的刺刀也经过了改进,配备有可折叠的刺刀(1型刺刀),刺刀座位于导气孔下方。除固定木制枪托的型号外,又研制了折叠式金属枪托的型号,后来又研制了带夜视瞄准具的AKH(西方称AKN)型和带金属折叠枪托的AKC(西方称为AKS)型。由于第3型AK-47自动步枪大量装备苏联军队及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国生产的56式自动步枪也是仿制该i型。

AKM型

1953年至1954年期间,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在AK-47自动步枪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并最终定型AKM自动步枪。

1959年苏军开始装备AKM自动步枪。AKM自动步枪最主要特点是用冲压机匣代替铣削机匣,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新的冲压机匣也比AK-47的冲压机匣和变型的铣削机匣都要轻,改进后的AKM自动步枪只有3.15千克重。AKM已经成为生产量最高、影响最大的AK型自动步枪。

服役动态

列装部队

1947年,AK-47自动步枪正式定型,1949年装备部队。苏军摩托化步兵部队、空军和海军的警卫、勤务人员使用木制或塑料制固定枪托型,伞兵、坦克乘员和特种分队使用折叠金属枪托型。AK-47自动步枪除装备苏军外,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有的还进行了仿制或专利许可生产。苏军所装备的AK-47自动步枪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所取代。

出口实战

AK-47自动步枪的客户遍布世界上百个国家,被用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90%的地面战争。在步枪的家族中,很少有一款步枪像AK-47自动步枪那样世界闻名。据估计,该枪的产量已超过1亿支,世界上有12个以上的国家都能生产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及其仿制型号,包括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中国、德国、埃及、芬兰、匈牙利、伊拉克、以色列(加利尔步枪的衍生型)、朝鲜、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南非(R4系列)以及前南斯拉夫等。

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AK-47自动步枪大规模地武装越南正规军和游击队。这种自动武器在丛林环境中深受士兵信赖。在越南战争时期,许多美国士兵转而使用缴获的越南士兵的AK-47,只是因为AK-47系列步枪拥有良好可靠性、容易控制而密集的火力。

56式冲锋枪

195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总参谋长徐向前率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获得了包括AK-47自动步枪在内的8种轻武器技术资料。苏联提供了AK-47自动步枪的全套产品图、设计计算、尺寸链计算、试验检查规范等全套资料,以及工艺规程、工装资料等工艺技术文件,甚至还有部分硬件,如成枪、部件以及关键工装、刀具、量具等。中国仿制AK-47自动步枪的工作,在苏联技术顾问的指导下很快于1956年生产定型,定名为"1956年式7.62毫米冲锋枪",又称56式冲锋枪。

文化特色

津巴布韦国徽,东帝汶国徽,布基纳法索国徽(1984~1997年),莫桑比克国旗,莫桑比克国徽以及黎巴嫩真主党旗帜上都有AK-47自动步枪的图案。

所获荣誉

2006年11月19日,美国一电视频道军事节目通过对美英军事专家和武器专家调查表明,AK-47自动步枪被评为20世纪最优秀的武器。评价轻武器的性能主要从射击精度、战斗效能、设计独特性、维护方便和使用期限5个方面评估。专家们从5个方面通过对世界上各国轻武器进行评估后确认,AK-47自动步枪位居世界第一位,其除了射击精度差之外,其他4项参数都获得了最高分。AK-47自动步枪是世界上使用最多和造价低廉的轻武器,具有火力强大、维护方便、性能可靠、故障率低、坚实耐用、结构简单等特点。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的军队在使用这种武器。世界各国至少生产了7000万至1.05亿支,比美国的M16步枪多出10倍。

总体评价

AK-47自动步枪的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而且重量比较大。同时该枪枪机框后坐时撞击机匣底,机匣盖设计的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不理想,导致射击精度较差,特别是对300米外的目标难以准确射击,连发射击精度更低。(《兵器》评)

AK-47自动步枪素有“长枪之王”的美誉,早在越南战争时,美军士兵就经常丢下M16去拣AK用,美军特种部队——海狮的标配武器竟然也是AK-47,当然都是战利品。据称,死于AK枪口下的人数达20万以上,超出核弹的杀伤人数。(台海网、中国军网评)

AK-47自动步枪凭着超高的人机功效、良好的用户体验,用户群不断扩大,成为全世界生产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一款自动步枪。据统计,AK-47系列步枪在全世界已有超过1亿支的产量,甚至还有6个国家把这款枪的图案印在该国的国徽国旗上。(中国军网评)

参考资料

1.卡拉什尼科夫永别AK-47·人民网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研制历程
04
技术特点
全枪结构
瞄准装置
自动射击
作战效能
05
性能数据
06
衍生型号
第1型
第2型
第3型
AKM型
07
服役动态
列装部队
出口实战
56式冲锋枪
文化特色
所获荣誉
08
总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