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启示录
美国1979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战争片

《现代启示录》(英文译名:Apocalypse Now)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约翰·米利厄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麦克尔·赫尔编剧,马丁·辛、马龙·白兰度、罗伯特·杜瓦尔、山姆·伯顿斯主演的战争剧情片。于1979年5月19日在戛纳电影节展映,1979年8月1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所著的中篇小说《黑暗之心》,影片主要讲述了越战期间,美军情报官员威尔德上尉奉命除掉叛逃的军人库尔兹上校,接到命令后,威尔德率领一支小分队,冒险乘小艇深入柬埔寨,卷入一个超乎现实的疯狂世界的故事。

1979年,该片获第3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全球票房约105075737美元;2022年,该片获《视与听》影史最伟大100部影片导演版第18名。截至2023年3月11日为止,该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已累计斩获约1.049亿美元的票房。123456

中文名

现代启示录

外文名

Apocalypse Now

其他译名

战争启示录、地狱的默示录、当代启示录

类型

动作、剧情、冒险、战争

出品公司

Zoetrope Studios

制片地区

美国

拍摄地点

菲律宾

发行公司

United Artists

剧情简介

现代启示录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上尉威拉德接到总部的命令, 去寻找脱离了美军的沃尔特・库尔茨上校。库尔茨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却已陷入疯狂。他在越南境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推行着野蛮、血腥、非人的残暴统治,还不时地向美军进行疯狂的近乎妄语的广播宣传。威拉德接到的命令就是找到库尔茨,并把他带回来或者是杀了他。带着这个命令,威拉德率领一小队士兵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穿越丛林前往越南。他们在沿途遭遇了老虎,观看了花花公子性感女郎的劳军表演,在寻找库尔茨上校的过程中,威拉德几乎横穿了整个越南战场。他目睹了种种暴行、恐怖、杀戮与死亡的场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在不断的杀戮之中,威拉德也几乎变得疯狂。

最后历尽艰辛的威拉德一行终于来到了库尔茨的恐怖王国。他们落入了库尔茨的手中,受到了严酷的折磨。但这却也使威拉德得以直接面对库尔茨。库尔茨本可以杀死威拉德,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库尔茨大谈自己对战争、人性和文明的理论,详尽阐释了自己的动机和哲学,希望威拉德能帮他解脱,他借助威拉德的手完成了渴望已久的死亡,终于从这个疯狂的世界中得以解脱。而威拉德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类心中的邪恶与黑暗,体会到了邪恶所引起的疯狂。土著们跪倒在他面前,他实际上已取代了库尔茨。 对这一切感到由衷地厌恶的威拉德拉起同伴,登船离去。库尔茨的疯狂被制止了,但在整个越南战场上,恐怖与杀戮仍然在疯狂地进行着。

现代启示录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饰演

配音

马丁·辛

本杰明·维拉德

童自荣(上海音像资料馆版)

马龙·白兰度

沃尔特·库尔茨

盖文源

罗伯特·杜瓦尔

比尔·吉尔戈

毕克

山姆·伯顿斯

兰斯·约翰逊

严崇德

职员表

制作人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埃·罗密诺、约翰·阿什利、Kim Aubry 、加里·弗雷德里克森、Shannon Lail 、弗雷德·鲁斯、Mona Skager、汤姆·斯滕伯格

原著

约瑟夫·康拉德

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副导演(助理)

Tony Brandt、拉瑞·弗兰科、Jerry Ziesmer

编剧

麦克尔·赫尔、约翰·米利厄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角色介绍

本杰明·维拉德

演员马丁·辛

配音-

久经沙场的军人,上尉军衔,隶属于绿色贝雷帽部队,明显不习惯日复一日的平民生活。他被指派在柬埔寨执行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暗杀叛逃的上校库尔茨。接到命令后,他率小分队将沿怒江逆流而上,途中的种种灰暗经历,令他的心态渐渐发生改变。

沃尔特・库尔茨

演员马龙·白兰度

配音-

前特种部队军官,军衔上校,接受过特种部队训练,能在恶劣条件下生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这使他成为一个极其危险的人。他曾经是美军在越战中的英雄,战功赫赫,后脱离美军,在柬埔寨的雨林里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成为当地土著人崇拜的图腾。

比尔·吉尔戈

演员罗伯特·杜瓦尔

配音-

空中骑兵师军官,军衔中校,战争狂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陆军服役,越南战争期间指挥第九航空骑兵团。作为一名冲浪爱好者,他占领了越南小镇后,在海滩上享受冲浪的乐趣,但凝固汽油弹的袭击破坏了风向,导致冲浪中断,让他很失望。

展开更多

音乐原声

资料

曲目

《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

发行时间:1979-10-25

发行公司: Elektra / Wea

套封

CD 1

01.《The End - The Doors》

02.《Saigon (Narration And Dialogue)》

03.《The End Part 2》

04.《Terminate (dialogue)》

05.《The Delta》

06.《P. B. R.(Narration And Dialogue)》

07.《Dossier #I》

08.《Colonel Kilgore (dialogue)》

09.《Orange Light》

10.《The Ride Of The Valkyries 》

11.《Napalm In The Morning》

12.《Pre-Tiger》

13.《Dossier #II》

14.《Susie Q》

15.《Dossier #III》

16.《75 Klicks (dialogue)》

17.《The Nung River》

CD 2

01.《Do Lung Bridge》

02.《Letters from Home》

03.《Clean's Death》

04.《Chief's Death》

05.《Strange Voyage》

06.《Kurtz's Compound (dialogue)》

07.《Willard's Capture》

08.《Errand Boy (dialogue)》

09.《Chef's Head》

10.《The Hollow Men》

11.《Horror (dialogue)》

12.《Even the Jungle Wanted Him Dead》

13.《The End》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早在拍摄1969年的《雨人》时,时任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助手的乔治·卢卡斯就鼓动约翰·米利厄斯写出一部越战电影,后者想到改编约瑟夫·康德拉的小说《黑暗之心》,只是他无意执导,而是希望卢卡斯担纲。不过,导演拉罗尔·巴尔兰德曾称他在1967年就产生了拍摄《现代启示录》的想法,当时米利厄斯还没开始动笔,他和制作人乔尔·兰登达成协议,可二人最终没能得到康德拉小说的改编权。

幕后拍摄

科波拉支付给米利厄斯15000美元编写剧本,米利厄斯的剧本初稿完成于1969年,原定片名为“迷幻战士”。虽说影片剧本改编自《黑暗之心》,故事背景却明显与原著大相径庭。康德拉在《黑暗之心》中融入了自己在非洲的亲身经历,当时他曾在一艘蒸汽轮船上任船长。米利厄斯希望将康德拉的小说当作一种寓言,因为小说情节过于简单,根本无法完全遵从。在构思人物时,他还借鉴了身边的第一手素材。

前期筹备

乔治·卢卡斯起初有意执导本片,但要排在《五百年后》之后,在1971年才能开拍。他计划在加州斯托克顿与萨克拉曼多之间的稻田中拍摄本片,他的好友、制作人加里·库尔茨还曾特地前往菲律宾物色拍摄地。按照两人的最初构想,影片拍摄预算为200万美元,采用纪录片风格,使用16mm摄影机,雇用真正的士兵。不过,后来卢卡斯开始投身于《美国风情画》,于是耽误了《现代启示录》的拍摄。1974年春,科波拉开始同制作人弗雷德·鲁斯和加里·弗雷德里克森商谈影片的拍摄事宜。

角色选择

该影片在威尔德一角上,导演科波拉原打算邀请史提夫·麦昆(Steve McQueen)出演,但由于史提夫·麦昆不愿意离开美国前往菲律宾进行拍摄,拒绝了该角色,之后,艾尔·帕西诺(Al Pacino)、杰克·尼克逊(Jack Nicholson)、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詹姆斯·肯恩(James Caan)等演员都被邀请出演库尔茨或者威尔德,但他们因各种原因拒绝出演。1976年初,柯波拉成功说服马龙·白兰度出演库尔茨,不久后,罗伯特·杜瓦尔、阿尔伯特·霍尔等演员也相继加盟了演员阵容。影片在拍摄进行一周后,因为柯波拉认为马丁·辛比哈维·凯特尔(Harvey Keitel)更适合扮演威尔德,所以,最初饰演威尔德的哈维·凯特尔被替换为马丁·辛。

拍摄过程

幕后拍摄

1976年3月1日,科波拉率全家飞赴马尼拉,为了长达5个月的拍摄,他们在那里租住了一套大房子。3周后,影片正式开拍。1976年5月26日,剧组在菲律宾的Iba遭遇了热带暴雨,滂沱大雨毁掉了影片布景,剧组不得不停止拍摄。1976年6月,回到美国的科波拉看到了一本关于成吉思汗的书,随即产生了完善库尔茨角色的新想法。马龙·白兰度抵达马尼拉,他和科波拉一起重新改写了片尾。1976年圣诞节过后,科波拉粗略观看了已经完成的所有胶片,结尾依然悬而未决。1977年初,科波拉返回菲律宾继续拍摄。3月5日,心脏病突发的马丁·辛苦苦挣扎了400米才得到救助,4月19日,病情痊愈的辛重返片场。

后期制作

1977年5月21日,《现代启示录》终于杀青。科波拉告诉剪辑、音效师沃尔特·默齐只能给他4个月时间完成影片音效,默齐发现剧本使用了旁白,可科波拉在拍摄中未予采纳。最终,他决定一改初衷,亲自为影片录制旁白。1977年9月,科波拉向妻子坦言,影片如期上映的几率只有20%。科波拉找到联美电影公司上层,要求将首映日期从1978年5月推延至10月。在承受影片巨大压力的同时,科波拉还因婚外恋而陷入了一场家庭危机。到了1978年5月,科波拉决定再将影片映期推迟到翌年春季。

影片花絮

拍摄花絮

  • 乔治·卢卡斯最初确定是《现代启示录》导演,他从约翰·米利厄斯手中拿到了剧本。卢卡斯最初是计划把电影拍成半记录片的形式,地点设在战争依然如火如荼的越南南部。
  • 弗兰西斯·福特·科波拉本来是电影的执行制片,试图和华纳兄弟做成制片计划的生意,交易不成之后,他开始投入到《教父》(1972)的拍摄中去。
  • 1977年西贡沦陷,卢卡斯已经在忙于拍摄他的《星球大战》,而米里乌斯对该片毫无兴趣,卢卡斯于是把执导该片的大权交给了梦寐以求的科波拉。
  • 科波拉自认为马龙·白兰度对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之心》一定很熟悉,并且认为他是电影的不二人选,满心期待着这位传奇演员的出现。没想到白兰度从来没有读过《黑暗之心》,甚至不知道其诗句。
  • 在影片拍摄时,白兰度已经严重发胖(沃尔特・库尔茨在小说中反复被描述为一个瘦骨如柴的高个子)。于是,科波拉决定把白兰度拍摄成人高马大、残忍野蛮的样子,并且确保镜头里不能出现白兰度隆起的将军肚。
  • 威拉德在他的宾馆房间里独自醉酒这场戏里,马丁·辛确实已经醉了。电影中能到的辛醉酒的举止是他的真实反映。当辛打碎镜子,正如电影中展示的那样,他的确伤到了自己的手。
  • 科波拉为该片拍摄了将近200个小时的电影胶片。原拍摄计划是六个星期,结果持续了16个月。其中为了拍摄台风大破坏这场戏,就延迟了好几个月。
  • 由于影片中拍摄战争场面时用到了大量的炸药和武器,所以,在未完成拍摄前,片场时刻被严格看守。菲律宾方面还为拍摄该影片提供了直升机及飞行员。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电影拍摄期间减重100磅。
  • 科波拉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剪辑《现代启示录》,当快要剪完时,他意识到马丁·辛应该为电影增加一些叙述性的画外音。然而当时辛根本抽不出时间来配音。科波拉让他的兄弟乔·伊斯特伍茨来帮忙。
  • 在1976年辛拍摄期间突发心脏病时,伊斯特伍茨也为辛充当了替身。但伊斯特伍茨并没有在因为他的工作而在演职员表上留下名字。
  • 1979年5月,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成为史上第一部获得此项大奖却尚未完成的影片。由于戛纳评委会意见无法统一,于是与施隆多夫的《铁皮鼓》共同分享最佳影片奖。

穿帮镜头

  • 连续性:库尔茨被杀后,威拉德翻看他的手稿,纸张的厚度有变化。
  • 事实错误:一架Huey直升机最大限度的重量是10,500 磅。对于这种机型而言,要想拉起一艘河里的油船(PBR),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些船怎么也有15,000到19,000 磅。
  • 连续性:船上的遮蓬被摧毁之后,被一些大型的叶子取代。当他们在桥下的时候遮蓬又出现了。在随后的一组镜头之后,遮蓬再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叶子。
  • 发现错误:“Clean”要放母亲寄来的录音信的磁带,拿出了一个磁带录音机,里面并没有电池。
  • 发现错误:当威拉德在读一些关于柯茨的新闻报道时,其中一篇文章的内容是西德、伊朗和美国关于核能源问题之争的。这与柯茨毫无关系。
  • 时代错误:在柯茨个人档案中记载他的荣誉,其中有一条是策划了一次庆典活动(或者是阅兵仪式)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飞行,时间是在“1965年8月30日”。然而第一批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原型直到1965年9月7日才开始飞行。
  • 连续性:在Clean被击中后,滴落在船的帆板上的血时而有时而没有。
  • 事实错误:在影片通篇经常可以看到越共使用曳光子弹,尤其在PT船上被敌军火力进攻的时候,可以看到是红色的。事实上,越共使用的是绿色的追踪弹药,美国军队才使用红色的追踪弹药。

配乐

该影片配乐由科波拉和他的父亲卡明·科波拉完成,配乐中充满了电子合成音效,比如片头直升机低沉的旋转声、越南丛林的回音等等,再比如Suzie Q、Nung River、Ride of The Valkyries、Do Lung等配乐,完美准确捕捉了影片展现的环境和人性的混乱不和谐,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别样的身临其境感。[42]有意思的是,片头曲“The End”的原版本有12分钟和18分钟版,但经过剪辑,时长被缩减至6分半钟。

相关公司

制作公司

Zoetrope Studios(美国)

发行公司

1. 联美电影公司(美国)

2. AMLF(法国)

3. Europa Film(瑞典)

4. Producciones Cinematográficas Españolas Falcó & Cía. (PROCINES)(西班牙)

5. Tuschinski Film Distribution

6. 美国广播公司(美国)

7. 派拉蒙家庭视频公司(美国)

8. Pioneer

9.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

10. A-Film Distribution(荷兰)

11. 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美国)

12.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Sverige AB(瑞典)

13. United King Films(以色列)

14. A-Film Home Entertainment(荷兰)

15. 博伟国际(阿根廷)

16. Best Hollywood(匈牙利)

17. Falcon(捷克)

18.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阿根廷)

19.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巴西)

20. CIC Vídeo(巴西)

21. CIC-Taft Home Video(澳大利亚)

22. 派拉蒙影业公司(美国)

23. 乌发电影公司(德国)

24. Gativideo(阿根廷)

25.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德国)

26.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芬兰)

27.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希腊)

28. Yleisradio (YLE)(芬兰)

29. marketing-film(德国)

30. Home Video Hellas (HVH)(希腊)

31. 百代电影公司(法国)

32. Universal Pictures Finland Oy(芬兰)

33. IPA

34. RCA VideoDiscs(美国)

35. Adams Filmi(芬兰)

36. Shapira Films(以色列)

37. Esselte Video

38. Ciné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

39. Philips

40. StudioCanal(法国)

41. Leader Music

42. Philips

43. Iris

44. Titanus Distribuzione S.p.a.(意大利)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

1979年8月15日

法国

1979年5月19日

法国

1979年9月26日

西德

1979年10月4日

瑞典

1979年10月26日

丹麦

1979年10月26日

荷兰

1979年11月1日

希腊

1979年11月1日

西班牙

1979年11月7日

澳大利亚

1979年11月15日

比利时

1979年12月13日

芬兰

1979年12月14日

票房信息

自影片于1979年全球公映以来,北美票房达96042913美元,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年代关系,很多海外票仓未统计在内),全球票房约105075737美元。

影片特色

主题寓意

《现代启示录》是由波兰裔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黑暗的心》(1899年连载,1902年出版)改编的,《黑暗的心》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现代启示录》完全不一样,后者将故事时间安排在1968年。一个故事场地在越南和缅甸,一个则在非洲,其中的人事因缘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但电影《现代启示录》仍然忠实的遵循了原著的精神。这其实就提醒了一种可能:《现代启示录》里所讲述的一切,其实具有某种普遍性,或者说他讲述的,可能是人类生存的某种母题,在不同时代和地区都会出现。纵然《现代启示录》的叙事相当晦暗,但是其中仍然是对于人类精神上的某些巨大而基本的范畴的思辨。

善与恶,这当然是战争电影的永恒主题,但是本片的特异之处在于它将这种精神对抗的形式处理为一种人的内在挣扎,而且宣告了这种善恶在人世间呈现的样态并非那么分明。而人在自己主体性的行动中,最终也被自己以及外在环境所异化,处于一种彻底的混沌的状态,一种十分黑暗而阴冷的状态。在那里面没有丝毫光明,因为它让人失去了对于世界的信念。这个状态对于一些人是致命的,他将导致一种神经症,然后让自我陷入巨大的心灵交战状态而疯狂。

叙事手法

电影的故事结构方式和小说一模一样——一个人带着一个队伍穿越了丛林中的河流,去寻找一位神秘的人物,两岸所经历的一切让他不停地获得新的关于世界的理解与感悟。这种叙事方式很像公路片,当然你也可将它称为河流片。公路片与河流片,往往会有一种成长片的意味,本片也如此。当他们从河流的下游到达上游的目的地,他们所获得的关于世界的观感被不停地改变。不过在《现代启示录》里,人生最终并未获得澄明的境界,而像是处于一种无意义中。所以库尔玆的遗言是不停地说:恐怖啊恐怖。在影片结尾,这遗言再次响起。虽然同属于库尔玆的声音,但前一次是库尔玆在说话,最后一次则是威尔德的心声。

获奖记录

年份

届数

名称

奖项

提名对象

结果

1979

32届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主竞赛费比西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获奖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80

52届

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摄影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最佳音响

沃尔特·默奇、Mark Berger、Richard Beggs、Nathan Boxer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参评人数

统计截止日期

时光网

8.0/10

3779

2024年8月28日

豆瓣

8.5/10

117251

IMDb

8.4/10

719000

2024/9/7

专业评价

该片表面上在讲越战,但在所有著名的战争片中,它可能是“升华”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于任何战争,甚至广而言之说它表现任何人生经历都不为过。影片虽然不乏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但它的精髓是刻画人性中的黑暗,难怪它不是以越战记录为蓝本,而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游民星空评)

《现代启示录》是关于找寻的,也是关于成长的。这两个基本的叙事元素决定了作品的叙事流程。《现代启示录》也可以说是一部公路片,它运用了公路片的模式,只不过把公路置换成了河流,把汽车置换成了巡逻艇。(东方网评)

作为一部具有大歌剧风格的战争电影,《现代启示录》并不仅仅从视觉上还原了真实的越战,更让这一成为美国伤口的战争被异化,或者说还原出本原状态的人性。影片就像一个寓言揭示了最大的真相:任何一场战争其实都没有胜负,胜利的一直只是战争本身。(网易评)

参考资料

1.影片《现代启示录》剧情简介·搜狐娱乐

2.现代启示录 (1979)更多资料·时光网

3.现代启示录 (1979)演职员表·时光网

4.现代启示录 (1979)幕后揭秘·电影网

5.20 fact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Apocalypse Now'·yardbarker

6.现代启示录 (1979)剧情简介·时光网

目录
01
摘要
02
基本信息
03
剧情简介
04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05
角色介绍
06
音乐原声
07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前期筹备
角色选择
拍摄过程
后期制作
影片花絮
配乐
相关公司
08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票房信息
09
影片特色
主题寓意
叙事手法
10
获奖记录
11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