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摩的侄儿》2021年出版于海译文出版社,作者:[法]德尼·狄德罗。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小说,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就道德、艺术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拉摩的侄儿
[法]德尼·狄德罗
Le neveu de Rameau
袁树仁/吴达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
精装
内容简介
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作品集”第二卷,收录《拉摩的侄儿》和《这不是故事》两篇。《拉摩的侄儿》是一部长篇对话体哲理小说,创作于1761—1762年间,但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1805年,歌德将其翻译到德国,但直到1823年,根据狄德罗自己的手稿整理的《拉摩的侄儿》才首次在法国出版。《拉摩的侄儿》是一场对话,也是一场争论。谈话的一方“我”是代表普世价值的哲学家,另一方是音乐家拉摩的侄儿,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两人在咖啡馆遇到,攀谈起来,你来我往,越争越激烈,言语间充满了嬉笑怒骂、嘲讽思辨,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这不是故事》是一则短篇,1773年发表在《文学通讯》上,讲述了两个爱情小故...1
图书目录
拉摩的侄儿
天气好也罢,坏也罢,每天傍晚五点钟光景,到王宫广场花园去散步,在我已成习惯。人们会看见,有一个人总是孤孤单单地坐在阿让松小径的长椅上沉思默想,这个人就是我。我在心中与自己交谈,讨论政治、爱情、格调或哲学,任我的思想自由驰骋。一个念头浮上脑际,不管是明智还是愚蠢,我都任凭自己的思路发展下去。这种情形,恰如人们在福阿小径上所见到的浪荡青年:一个举止轻浮、笑容满面、双眼滴溜溜地转、鼻孔朝天的妓女走过来,小伙子们立即追随而去。转眼间,他们又甩下这个去追那个。这些人见到女人就进攻,却一个也不爱恋。我的思想,就像我说的这些妓女一般。逢到天气太冷或者雨下得太大,我就躲进摄政咖啡馆,以观看别人下棋为消遣。2
这不是故事
原文摘录
- 好事干不了,坏事也干不来。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笨蛋”的人,这是一切修饰语中最可怕的词,它标志着平庸和最大限度的轻蔑。
- 对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肯显出自己无知。文学家谈政治,政治家谈哲学,哲学家谈道德,道学家谈金融,金融家谈文学或几何学。谁也不想听别人说话,谁也不肯闭嘴,每一个人都大谈特谈自己所不懂的东西,所有人都由于愚蠢的虚荣或出于礼貌关系而自找苦脑。
作者简介
被誉为当代欧洲小说的奠基人。著述颇丰,其中《拉摩的侄儿》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宿命论者雅克》被米兰•昆德拉誉为“十八世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戏剧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3

